《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笔记
百分之百的安全,带来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缚。不学会放弃一部分,就没有机会与他们合作,也就谈不上对别人信任。
任何考试如果不设置一个期限,而是等到你准备好了再去考,也许大部分人会觉得一直还没有准备好,也就一直拖着,不去考。就好比走路的时候,如果想要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就永远迈不出第一步。
1,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更新速度快,虽然但是增加你的谈资,但是这些资讯保质期非常短。你的时间和注意转瞬即逝,尽量不要浪费在迅速贬值的信息上去。应该放在保质期长切都够增值的知识上。
2从某种意义上说,到大城市里面去发展的人,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不仅能够增加的你见识,还多了很多机会。处于一种安全感方面考虑,很多人有想去大城市发展的想法,但是都被安全感给你束缚了。
2.大部分中国子女都过着父母期望的生活,为了达成父母的心愿,无奈的进入体制,过着并不开心的生活。父母安全感得到了,而自己却感到越来越危险。其实是自己也得到了安全感,从小到大的依赖父母,使得不敢背叛父母的意愿,这种情绪延续到成年,大部分人依然拜托不掉,他们可能从来不敢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迈出第一步很难,毕竟一想到出错,再也没人能够帮你,就会无助。如果不放弃这部分安全感,你可能永远的也没办法迈出第一步。
3.不要把注意放在一些不管自己的事情上,比如花时间揣测别人的用意,以及花时间让自己讨别人喜欢等等。过度的关注别人的评价,通常是为自己进步挖了一个坑。害怕别人的嘲笑,要克服这一点很简单就是——不去嘲笑别人。 让嘲笑这个概念在脑海里消失。
4.想用放弃掉一部分安全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成长是需要一路挣扎的。
二
抛弃了每个话题都参与的安全感,你将会有更多注意力可以利用;抛弃了追求稳定的安全感,你可能迎来更多的机会。
1.刷微博,刷朋友圈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担心一件事:错过重要信息。更准确的说,是害怕错过朋友们的动态,而感觉自己被疏远了。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和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联系,因为这样才不会孤独,才会觉得存在的价值。你细心发现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不怎么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但是一旦你碰到真实的问题,需要有人提供建议或帮助时,一定会第一个想到他们。他们正是通过价值和大家保持联系。能够聊天热火朝天固然好,但是能为别人提供真正的价值意见和帮助,就不会陷入到“错过热点,插不上话”恐慌当中去。
2.完全不在乎面子恐怕很难,能够控制在不阻碍自己进步的范围内就好。其实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想清楚两件事情的重要等级:
别人眼中的“好形象”带来的满足感。(可以装出来) 自身进步带来的满足感(欺骗不了自己的)。 想要改变过度在乎别人眼光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回避这件事,而是要让自己切身体会到进步带来的快感。等到快感慢慢追上好形象的快感时,面子对于你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值得纠结的事情了。
3.刷朋友圈,难免看到一些事实:比如有一些同学过得那么好,工资高,到处吃喝玩乐,真的会产生比较,心情有时候会受到影响。“朋友圈里面每个人都比我过得好”。这是一个朋友的总结。实际上,发过朋友圈的人都知道,朋友圈里的生活是经过筛选的,大部分人展现的,也只是希望别人看到的东西。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一个人把自己一天活几天的里最光鲜的一个瞬间展现给你,才让你觉的自己是多么无趣平凡的。(比如电影不精彩都难),重要的是,尽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逾期羡慕别人的生活,不如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4.我们生活中很少能够正确的预估一些事情。通常情况下会高估不重要的,低估重要的。就好比高估金钱,低估注意力。当你被迫丧失掉一些安全感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些原本以为必不可少的东西,可能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如果你不主动体验放弃一些安全感,可能永远也无法打破对于安全感的迷信。
三.
安全感方面的过度追求,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你面临选择,想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你会提醒自己: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这个是一个万能问句,可以和任何场景搭配。并且还是个可以无限叠加的问句。只要你愿意永远可以继续追问下去。
这种本能的顾虑,能让我们更为慎重地做出选择。但是每件事上都过度追求这种安全感,只会消耗我们本来就稀缺的注意力。
1微博,微信作为社交工具,有很多让生活充斥的各种垃圾信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虽然有一部分搜集信息的渠道,但是浪费了很多注意力。能搜集信息是可以的但是要考虑的你微信微博的质量如何。如果被垃圾信息攻占,那就不妨换一个更好的信息渠道。
2大部分人都有对自己的专业有不喜欢的感觉,就是因为自己对着自己的专业太了解了,看到很多缺陷和弊端,想着别人的专业是很阳光的,不要通过一个“完美专业”来获得安全感。要能够忍受专业里不尽人意的地方,不然就是会为了寻找所谓的理想专业,而丢掉打磨自己专业的时间和注意力。
3.“完美主义”谷歌搜索解释是“脆弱的”。过度追求每一步都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是不敢开始的最大障碍。拖延完美主义也好,大部分的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没有人能够一开始就做好。
想要找一个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而迟迟不愿意开始,最终错过机会。有的时候放弃部分安全感,快速落地执行,可能是比任何计划都更为有效的手段。
4.说一下读书这个话题,不在多,在于能够利用书上的知识改变自己。读书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与其过目不忘。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读书获得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哪怕一年只读一本书。对“扩大读书量”,“背诵书中内容”指标的过分最求追求,恰恰是我们应该警惕的。这部分给你的安全感,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那些本该被你利用的知识,成为你的主人。
5.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这种个过程是需要挣扎的,是每个开始重视注意力的必经之路。你开始的时候会忍不住,但是你已经知道这是在浪费注意力,会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浪费注意力,渐渐你就会返现这个过程越来越轻松,你要提醒自己的次数也会慢慢减少,这说明践行的思想,已经开始在你大脑皮层形成一种沟回,而你最终将会把他变成一种本能。到时候你会对一些无用的热点,资讯非常淡定,因为你光已经爬出了凑热闹的坑,更重要的是你已经体会到了放弃随大流之后给你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