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孝水,蜿蜒向前,波光粼粼,岸柳漫漫。至新城渔洋故居正北十里处,河道顺势而转,河滩渐展渐宽,水势渐行渐缓,漫滩丛芦遍生,夹岸桑榆凭填,向阳岸畔,三五茅舍簇拥,便是我的故园——宋家屋子。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农民把土地利用到了极致,原野虽广袤,四海无闲田,偏远乡村哪有什么“儿童乐园”?所幸自幼长在古河边,河滩的一坑一洼自然就成了我童年的乐园,沿岸的一草一木自然就成了儿时的景观,多少有点百草园之于鲁迅先生的感觉。
春风一夜吹乡梦,游子逐梦觅萍踪。
思绪翩翩共蝶舞,乡愁栩栩分外清。
千里盈盈孝水碧,万载悠悠济苍生。
势走龙蛇写意大,态蕴乾坤工笔精。
长河上下多湍急,前波后漩唯此平。
曲岸慢拢杨柳依,浅滩轻展蒹葭婷。
三五茅舍桑榆簇,村落堤畔阳翠中。
心静晨听鸡鸣远,情平暮看炊烟轻。
春来滩芦接叶翠,啾鸣深丛有无中。
结伴循声终日觅,遍踏小径巢无踪!
青黄不接盼新绿,花放白榆时正逢。
童稚喜采筐篓满,妇姑巧炊笼箅青。
忽如一夜槐蕾绽,枝头颤颤似雪莹。
晨起攀折花戴露,清馨弥润两岸风。
掐指细算桑葚熟,举目碧叶掩紫星。
一日恨不篦三遍,枕上犹自念天明。
待得暮春河水断,竭泽而渔趣亦浓。
紫泥疾翻鳅何逸?犹驭墨云戏青龙!
日曝滩头淤泥裂,风扶紫烟平地升。
雨过云归一川绿,小石桥下万蛙鸣。
呼朋引类缘河上,迎汛誓争头一名。
遥知水头悄然近,为有远滩跃光影。
夜来水涨欲齐岸,晨看浮柴逐浪汹。
众人相觑皆惊怯,捞淤好汉兴独浓。
躬耕人家别有乐,最爱八月秋水平。
朝下捕笼一径去,暮收鱼归逍遥烹。
金风阵阵叶飘零,岸柳枝头香巢空。
分飞劳燕今何在,可记春日良宵情?
数九天寒封大地,浪里白条囿“
冰宫”。
凭凿任取慨而叹,“龙归大海”终一梦。
修桥得聚民心盛,人欢马叫猎旗红。
五洲风雷故乡震,父老豪情筑“卫星”。
车碾马踏半世过,“星”桥依然沐春风。
借问架桥人安在?已共雄心没草垄!
柳岸弯弯求学路,风霜雨雪伴我行。
酸甜苦辣别有味,一草一木皆成景。
(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