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点击命令链接,用户可以在一段说明文字下作出单一选择,以进入任务的下一个步骤。
命令链接外观简洁轻量,可配有描述性的标签文字,通常带有标准箭头或其他通用icon,也可以另附上补充性质的说明文字。

和单选按钮的含义相似,命令链接也用来表示一组含义不同又相互有关的选项。就像单选按钮组一样,命令链接总是成组,不会单独出现。在外观上,命令链接和普通链接很相似,只是普通链接没有边框,也没有很强的点击示能。命令链接和命令按钮也有些相似,所以它可以被视作默认的“命令按钮”,也可以被设置存取键。另外和确认按钮一样,点击命令链接,要么会关上(对话框的)窗口,要么进入(弹框或页面流的)下一页。
何时使用该控件?
思考以下问题:
- 所有的选项是否都对应着主文案的语义,并且这些选项代表的操作都是当前窗口和页面的主要任务?用户必须得做出选择而不是直接去下一个页面吗?如果不是以上情况,使用命令按钮或者链接等其他控件。命令链接不适合做次级和非必选的选项,也不适合做单纯的导航链接。

- 控件的作用是从一组互斥的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主文案的)回应吗?如果不是,使用其他的控件。如果只是需要选择互不影响的选项,使用命令按钮或者链接。
- 在对话框中,点击控件需要附带对话框关闭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这样的需求,考虑使用单选按钮、命令按钮或者链接等不会关闭当前窗口的控件。

对于向导页和页面流来说,点击控件是否可以不经进一步确认,直接进入下一页? 需要确认的任务要使用命令按钮,而不是命令链接。因为命令链接外观形似普通链接,这会让用户感觉他们是在页面流中穿梭浏览,这种“能够返回”的错觉导致命令链接不适合在 commit pages 确认页面中出现。
对于向导页和页面流来说,是否有其他一些页面也使用了命令链接? 如果是这种情况,在其它情况都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统一页面控件使用方式,都使用命令链接。
选项数为二到五个吗? 命令链接不要单独出现。作为一个大体积控件,屏幕区域的高度也要和它的整个体量成正比,推荐链接选项在五个以内。如果选项超过六个,可以使用单选按钮、普通链接或者单选列表视图 list view来呈现。

-
使用单选按钮和确认按钮的组合是否更合适?在以下情况时,使用单选按钮会更好:
(1)需要设置一个推荐多数用户选择的默认选项。相对于默认选中的命令链接来说,用户更不容易去更改默认选中的单选钮。尤其是在向导页中,用户习惯于点击下一步,确定所有默认设置选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希望鼓励用户做出更精确的个性化选择,那么使用命令链接更加合适。
(2)用户在做最终决定前,需要和选项进行交互。例如,点击单选按钮,可能会动态展示出关于该选项的详细信息。

(3)页面上还有二级选项或其他相关选项。命令链接有主导页面的倾向,会使用户忽视其他页面内容。而且,点击命令链接之后,也不可能再进行其他二级选项的选择了。


- 在对话框中,使用一组确认按钮是否更合适?当响应动作的名称比较复杂冗长、并且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时候,适合使用命令链接。当选项内容简单并且数量不多时,使用成组的确认按钮更好。


但是,当确认行为需要文字进行解释时,使用命令链接更为合适。


注意 使用命令链接需要 Windows Vista或更高版本,在早期版本的Windows中并不适用。用户可以使用常规链接作为替代方案。

设计思路
命令链接自带解释性的长标签文字和可选设置的补充说明文字,但并不是一定需要这样使用。参见以下示例:

该对话框的问题很简单,但命令链接的叙述让它大大复杂化了。用户不会为简单的任务而去阅读所有解释说明。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三项原则,来简化对话框中的命令链接:
- 不要在补充说明文字中,把命令链接重述性地解释一遍。只有当命令链接字面上没法解释完整时,才需要考虑使用补充说明。补充说明不是命令链接的必备部分。
- 选择最安全稳妥的选项(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存储)作为默认选项。如果不首先考虑安全性,就选择用户最有可能选择、觉得最合适的选项作为默认值。
-
设置一个明确的取消按钮。不要设置另一个命令链接来作为取消操作的选项。
遵循以上原则,我们应该减少不必要的补充说明,设置最为合适的默认选项,并且提供明确的取消按钮。

尽管这个方案没有详细解释不保存将会带来的损失,但是很少会有用户会因此而改变选择。这样的设计是适宜的。
考虑命令链接在这里是不是最合适的控件,示例中的对话框还可以再优化。实际上命令按钮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里的动作都不需要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命令链接有许多优势,但是不合理地使用也会导致过度表述。对于对话框来说,首先应该考虑使用确认按钮,只有当确认按钮确实没法表述清楚选项时,才需要考虑使用命令链接。
合理设计的命令链接,在界面中应该简洁清晰。如果情况相反,则需要退后一步看看,考虑一下其它的设计形式,重点在于关注最需要交互和表述的部分。
最重要的只有一点:不要使用命令链接进行过度表述。命令链接应该简洁明确地表达交互目的,不要使情况复杂化。
应用范例
命令链接有以下几种使用范例:
- 页面响应 命令链接用来响应主任务,并进入下一页。
这种设计,命令链接其实是代替了“下一步”按钮的作用。但是取消按钮还是需要设计的。
页面响应并没有“确认”含义的暗示。因为命令链接形似普通链接,而用户感觉上会认为可以在页面流中进行浏览和跳转,所以命令链接不适合确认性页面。用户应该是随时可以回退的。

- 对话框响应 命令链接用来响应主任务,并且关闭对话框。
这种设计,命令链接其实是代替了“确定”按钮的作用。但是取消按钮还是需要设计的。
和页面流不一样,当对话框中的选项选定后,用户是无法回退的。也就是说,对话框中的命令链接暗含确认意义。

- 细节响应 包含细节信息的响应页面或对话框。
有些情况下,用户需要更多的细节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选择。

设计指南
交互
当点击命令链接响应不及时时,鼠标展示正忙状态。如果没有反应,用户会认为点击无效,从而再次点击。
展示
- 永远成组(多于两个)展示命令链接。从逻辑上来说,如果回答选项只有一个,那就没必要问问题了。

-
先展示最有可能选择的命令链接。选项的展示顺序应该大致按照选择的可能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同时也要兼顾逻辑上的顺序。
例外情况:操纵全局的命令链接应该优先展示。 - 设置一个简明的取消按钮。不要用一个命令链接来实现取消功能。很多情况下用户发现自己不想执行某一命令,但使用命令链接来取消会迫使用户认真读完所有选项,才能甄别出哪一个链接有取消功能。一个设置简明的取消按钮能使用户方便快捷地取消任务。

- 如果设置了取消按钮后,命令链接只剩一个了,那就同时设置有取消含义的命令链接和取消按钮。不要仅仅用“取消”等文字来描述第二个命令链接,尽量使它的描述看起来和第一个选项的含义不同或相反。

- 为了不让用户误解,如果做出选择后无法回到之前的状态,使用“关闭”而不是“取消”描述。
- 不要展示禁用状态的命令链接。如果当前状态下有的命令链接不可用,就直接去掉它。如果去掉所有不适用选项链接后就剩一个链接了,要么取消掉这个窗口或者页面,要么改为展示声明 confirmation来征求用户的确认反馈。
图标Icons
- 所有命令按钮都需要一个图标。 图标能让用户将命令链接同普通链接和用户界面文字区分开来。
- 箭头图标只能应用于命令链接。 除了在Window XP环境下,需要用普通链接来实现命令链接的功能时,其他情况下,普通链接都不能带有箭头图标。
- 安全盾图标表示需要立即引起重视的动作和指令。 有关使用安全盾图标的其他指南,请参阅用户帐户控制.
- 在有助于用户辨认和区别选项的情况下,使用自定义图标补充说明。

- 通用图标有两种尺寸:16×16px或32×32px。如果空间足够,并且有利于用户的辨认,可以使用32px的尺寸;如果是需要加上盾牌图案的图标,使用32×32px或48×48px尺寸的图标。


- 避免在同一页面上混合使用通用图标和标准箭头图标。如果要使用通用图标,尽量同一页面其他地方也使用通用图标。当然,箭头图标还是要比一些意义不明的通用图标表意更清楚一些。
默认值
- 选择最安全稳妥的选项(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存储)作为默认选项。如果不首先考虑安全性,就选择用户最有可能选择、觉得最合适的选项作为默认值。
- 在实际情况下,设置第一个响应动作为默认值。这样符合用户的设想,除非命令没有按照逻辑顺序来设置。
- 在对话框中,除非能够轻易撤销操作,否则不要将毁灭性的动作设置为默认的命令链接。
推荐尺寸和间距

标签
注意 因为命令链接是对主命令的响应,所以在设置响应之前,你也应该撰写一份合适的主任务说明good main instruction
命令链接标签文字
-
选择一个简洁的标签,清楚地表明和区分每个命令链接的含义。 它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并能对应主命令文字。标签文字的重点在于其和其他选项产生结果的差异性。用户不需要弄清楚命令链接的真正含义或者它与其他命令链接的区别。
错误示例。在这个例子中,选择第二个和第三个选项的响应到底有什么区别?你是不是宁愿去点击那个取消按钮关掉整个对话框了? 命令链接标签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决定。 省略不影响选择的细节。 这些标签并不一定是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完整说明。
用动词引导命令链接。 但是,不要使用“点击”文字,因为标签应该传达命令链接的功能,而不是它的工作方式。
例外: 如果所有的命令链接都以相同的动词或短语开头,则删除这些所有多余的动词或短语。一般来说,使用积极的措辞(提供做某事的选择)。 如果为了使标签更容易理解,使用消极的措辞(提供不做某事的选择)也是可以的。
- 使用类似的短语结构和单行标签。长标签不利于阅读,也没有必要。 此外,中等长度的标签更易于在文档中被引用。
使用句子的大小写规则。
除非标签是一个问句,不要使用标点符号结束标签。
为标签设置唯一的存取键。 设计规则,见“键盘”一章中的叙述。
不要用省略号。 省略号意味着执行操作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 正确设计的命令链接是可以立即执行命令的,因此不需要省略号。
- 如果某个选项是强烈推荐用户选择的,在标签上添加"(推荐)"。 一定要在标签上加上说明,而不是补充说明。
- 如果某个选项仅针对高级用户,请在标签中添加"(高级)字样。 一定要在标签上加上说明,而不是补充说明。
提示:为了评估命令链接设计得是否合适,您可以通过想象是一个真实的朋友在陈述主指令文字,然后您根据选择的命令链接来进行回应。如果使用命令链接进行响应会显得不自然或笨拙,那么可能需要修改命令链接,并且可能也要修改主指令文字。
补充说明文字
-
如果命令链接需要进一步解释,请提供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描述了用户选择该响应的理由或者选择该响应会产生的后果。
该例中,补充说明解释了选项隐含的意思 不要使用重复描述命令链接的冗长补充说明。 只有当你不能使命令链接清晰明了时,才使用补充说明。 为一个命令链接提供补充说明并不意味着其他所有的命令链接都得这样。
- 补充说明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决定。 忽略不影响选择的细节信息。 补充说明并不一定要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出完整的说明。
- 使用类似的短语结构,文字最多三行。 冗长的补充说明不利于阅读,也没必要。
- 使用完整的句子结构和结束标点符号。
命令链接组标签
- 不要使用组标签。 主指令已经充当了命令链接的组标签。
说明
在提到命令链接时:
使用确切的标签文本,包括其大小写,但不包括访问键下划线。
如果标签包含对象名称,可以省略对象名称或使用占位符文本。
要描述用户交互,请使用 点击。
在有需要时,使用粗体文本表示标签文字。或者,为了防止混淆,可以在需要时将标签文字加上引号。
示例: 要复制图片,请单击复制和替换。
点击重置网络适配器(对于一个标签为“重启网络适配器 适配器名 ”的命令链接要这样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