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75年我们从陕西搬到宁夏灵武梧桐树李家圈,这里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因为很小就来到这里,陕西那个村庄已经不在记忆里了。于是第二故乡记载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以及现在。
每次回家,路都是那么亲切,天都是那么蓝,树都是那么绿……渠水洪黄,田地广阔,小巷静默……欢喜由不住地外泄……
这几年,国家的不断投入,农村治理的非常好,沟渠用水泥板进行铺设,“村村通”让农村的道路成了柏油马路,还按上了太阳能路灯;“户户通”让过去的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小巷道成了水泥路,每一条巷道里都有三四个垃圾池,有专门的人负责清扫巷道和垃圾。每一户人家都按了门牌号,每一户人家都按上了国家投资一部分,个人出一少部分的太阳能热水器,还有节水净化饮用水设备;每一户人家,国家还投资,个人出力建造的水冲式厕所……虽然农村搬进城里的人多了,农村显得静寂了许多,但是,对于像我们这个年纪和比我们大很多的中年人以及老人来说,更喜欢在农村居住。
或许是因为上了年龄,现在特别爱回忆小时候的事情。这条渠以及老妈家房后的那条沟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农村的孩子最喜欢夏天。夏天里那渠那沟就成了孩子们的嬉戏天地。我们小时候,那条渠比现在的宽而且深,两边没有现在的那些水泥板,都是土坡,长着水草。渠里流的是黄河水,沟是通向黄河的,里面流的是田里撤出来的水,或者是黄河涨水后倒灌上来的水。渠水不是天天有,这一道渠灌溉着梧桐树很多村落的良田。所以,每一个村落分界处都有大闸。今天甲村趟水,甲乙两村间的大闸就下落,闸以下的属于乙村的渠里就没有水,或者只是有闸和地面接缝处流出来的水,很少但流的很急,光脚丫踩上去,凉爽又好玩。
有水的一边渠,是孩子们洗澡的好地方。大家不管那水有多洪浊,跳进去就是扑腾,狗刨式游泳最常见。有的顺着水流游玩,有的逆着水流游玩。游玩累了,爬上岸,找一沙土地方,一趟,把沙土铺拉着盖在身上,头枕着双手,看天上悠悠白云,有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有的躺一会,爬起来,把迷糊的也欺负醒,又一轮的玩水开始。等回家时,孩子们的头上,身上都可能有泥巴巴,皮肤是粗糙的黄泥色的……
没水的一边渠或者相邻村都没水的日子,渠里的水很浅,那就是摸鱼的好时候。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大渠和田间的小渠里开始摸鱼。大家把裤腿一挽,鞋一脱,就下了水。悄悄地靠近渠边,两只手一起伸到水里,靠近渠和渠床的交接的地方,慢慢从两侧往中间摸,因为看不着手和渠底,心里怕怕的,稀奇的,兴奋的情绪掺杂,手碰到坑洼,碰到石头,碰到水草,都是颤抖的,等到两个手快合拢时,如果碰到滑溜的,乱跳的鱼儿时,惊奇快乐实落成功混合起来会让孩子们大叫“我摸到了,我抓到了……”那种喜悦真的无以言表……拿个小柳枝,退掉叶子,在柳条稍处打个结,把摸到的鱼串好后,再把柳枝插到渠边固定好,鱼在柳枝上继续“游”,人在渠里继续摸。
等到鱼摸到了些数量后,孩子们就开始享用了。大家把把鱼放在软柴堆里后,把柴点着开始烧鱼吃。等到有了鱼香味冒出,一堆柴烧的只剩下灰烬的时候,再让腾一腾,然后拿小木棍把灰扒拉开,把一条一条黑乎乎的鱼都扒拉出来,领头人开始分鱼,分好后,大家就开始吃。拿起一条鱼,轻轻地把上面的那曾黑皮扯掉,白白嫩嫩的鱼肉就露出来了,文静地细致地用手一块一块的撕下来放入嘴里吃,毛糙地笨拙地直接就放在嘴里啃……吃完一边吃另一边,吃完了一条鱼肉后,手里只剩下鱼骨架和骨架里包裹的鱼内脏……享用完美味后,再看看那一伙小伙伴,手黑黑,嘴黑黑,脸蛋也有的黑黑……互相一看一指,开怀大笑……
笑声依稀还在耳畔,玩伴似还在渠里,沟里……看着那渠那沟,亲切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