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原是埃隆马斯克所提出的,被硅谷追捧现在在国内被追捧,但我认为其实没有必要神化,它只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就是不考虑细节,直接用最基础的逻辑去做一件事情。说成大白话就是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我对此的体会是,运用好第一性原理,那么做一件事情可以不要被很多细节束缚、也可以不要被很多前人的经验束缚,因为可以不考虑这些,而直指本质,可以节省一定脑力。将注意力放在你要达成的目标上。
埃隆马斯克做特斯拉时候,就是用第一性原理来驱动自己思考的,他思考电池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一些原材料吗?实际成本很低,那为什么总成本那么高呢?所以他做特斯拉的目标就是朝着降低电池成本的目标行进。经过了解,他知道电池的成本之所以高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协作成本高,比如运输费,那我就解决相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向着解决电池成本问题这个目标去走。
我又想到我自己的相关工作,银行的信贷工作的第一性原理就是怎么保证一笔借款会按时还,其他的所有工作其实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目标就是保证还钱。
写文章的第一性原理又是什么?就是传递有意义的信息,而不做无谓空洞的堆砌与阐述。同理,做演讲或者交流的第一性原理也是这样。之前我还看过李叫兽的一篇谈洞见的文章,他分析什么叫有洞见,他认为有洞见包含四点
1、告诉别人他不知道的事情
2、把复杂的现象简单的表达出来
3、提供具体的行为指导
4、对现象提出不同的看法(个人认为4和1其实差不多)。
那这四点的本质其实就是传递有意义的信息。那么你写文章也好,修改文章也好,就知道你该删除修改哪些冗余,这也是笔则笔、削则削的意思。
所以,第一性原理教给我的就是,做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想,做这件事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但是第一性原理应该也有局限性,我认为主要的局限性还是有三个。
第一个是不能忽视了经验,要考虑到经验何时起作用,何时又不起作用?
之前罗振宇曾大力追捧第一性原理,不过万维钢也冷静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的角度主要是经验也是思考的重要来源。这好像要回到西方哲学的两个源头,对于知识的获取,其实有两个门派,就好像笑傲江湖中提到的华山派武功的两个分歧剑宗与气宗,这两个源头一个是理性主义、一个是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就是根据一些假设运用逻辑推导出新知识,如果这些假设本身为真且逻辑正确则新知识必定也为真,比如欧几里得几何。而经验主义,则认为新知识来源于大量经验,是根据经验观察得知的,而不像理性主义这样闭门造车得到的。第一性原理好像有点像理性主义,万维钢认为除了少数的物理和数学这样的硬科学可以运用第一性原理,凡事,尤其是像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这些都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肯定是不靠谱的。他认为马斯克说的第一性原理只是不束于前人经验,并非不顾前人经验。前人的经验仍然需要参考,而前人经验之所以能被突破,也一般来源两个原因,第一是现在工具改变了,第二是现在外部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里我想到了二战时候美军一个故事(不知真实性),当时在北非作战的美国飞行员要求一定要用骆驼粪擦拭战斗机座位上的皮革,有个飞行员非常不理解,询问后被告知一直以来空军就是这个传统,所以用骆驼粪擦皮革肯定是有原因。
后来他才了解到,原来这个规定来源于以前美军在当地运输需要用骆驼,但运输用的座椅是牛皮,骆驼闻到了就不肯动,所以要往那个皮上抹骆驼粪。原来这个经验当时的外部环境是这样的。那现在这个经验在美国空军身上继续用着,岂不可笑?在这个故事中,如果你是当时运输队的士兵,就要参考经验,而如果你是美国空军就要运用第一性原理了。
第二个局限就是运用第一性原理,结果找错本质了。
可以说第一性原理只是告诉你要去寻找本质,而不是告诉你本质是什么,如果你找错方向,那第一性原理也帮不了你,会让人南辕北辙。我又想到了最近风风火火的共享经济,有的创业者也许根据第一性原理,他认为事情有没有需求就是第一性原理,于是根据这个推导,创业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项目。但这里他运用的第一性原理就错了,也许共享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事物是否有高频需求。
第三个就是第一性原理容易让人脱离细节堆积的实质。
过分强调第一性原理容易让人太忽视细节,其实往往是抽象的,不太具有操作性,第一性原理是让人记得在具体执行时要朝着这个抽象的目标前进,但德国人有句名言叫生活是具体的,如果过分只想着第一性原理,脱离实际的细节,往往也会变成空中楼阁了。
以上就是我对于第一性原理近来的思考,可见任何思考工具一定要自己消化下,而不是全盘接受甚至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