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如夢

        2025年4月5日下午,我感觉昨天爬祖山的乏累没有缓过来,从中午12点多睡到了4点。1点半儿子去上课我醒了一下,又看了几分钟手机接着睡着了,睡的很沉,这样想睡一天的感觉,还是以前单身的时候,周末睡到饿醒,那个时候不会做饭,煎两个鸡蛋吃完,一会儿就又饿了。

        下午做了一个梦,很真实很清晰。梦里我在思量,若再生个孩子,孩子上一年级我就五十岁了,那恐慌的感觉,那么清晰。昨天看了一会儿《黄雀》,剧情不太懂,里面有句话:人活的就是个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有了生活的道理。这句话的每个字我们都认得,但串起来,很难领悟,年轻的时候,总渴盼成熟点,等到成熟了,又感叹能领悟的太多,是因为生活磨砺太多。

        上一次爬山,还是2018年,去泰山。那个时候儿子才6岁,跟着爬到了中天门,中间他爸也“给楼儿”着。也是清明小长假,我们坐了一宿卧铺到泰安站,下火车直奔泰山。下午爬完山直接火车去了兖州找同学,当时困的啊!眼睛睁不开的感觉只有那次最深刻。晚上推杯换盏的喝到断片儿,感叹孔孟之乡的酒文化,被深深吸引也深深的被醉倒。7年,说长不长,说短,也是过去了好些年。


      庄周晓梦迷蝴蝶🦋,思考着现实与梦境中的界限,原来人在生活中的情境真的可以入梦,我多梦,很多时候醒来百度解梦,记得梦的准的事儿:一是梦见拣鸡蛋,准没什么好事儿,二是梦见车胎没气,准生气,三是梦见猫,会遭人欺骗。至于美梦成真的事儿,可能只是可遇不可求的吧。

        这几天刷视频,总看到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去图书馆还书借书,看到这本书,借来读一读,是为祁同伟而读。现在我只读了三分之一,还没读到他的名场面。前几天看了本书:清明上河图。上河竟是上坟的意思,曾经在我的认知里,此图是描绘北宋汴京人们生活的烟火气息,市井繁华,街区景色。原来不只是这种解读。此书写了清明上河图丢失,以及寻回的过程,我不知道这书中写的真实与否,有机会要去故宫博物院好好的看一看这幅作品:图里的684个人物、8头牲畜、122 间房屋 、174 棵树木、25艘船、15 辆车还有8 顶轿子,想数一数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那些后来添加上的笔墨是否能让门外汉们用肉眼识别。

        前几天收拾东西,发现家里有父亲种的黄豆,能有个五、六斤吧。思虑后我没舍得扔。我给我妈打电话,我说想生黄豆芽儿吃,她说用水泡一天后,用肉炖黄豆吃也好。黄豆不会变质,我曾看的一本书中写道:丰年可将黄豆碾碎坧成墙坯子,等到灾年的时候可以救命。老太太说她可不知道!那本书叫《最后的八旗》。

      写到这儿吧,提笔的初衷是由于梦境,写着想着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全当是记录生活吧,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多读书,多释怀,多远眺,才能在大江大河的渡口成功的做自己的“摆渡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