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状态,有种间歇性踌躇满志的感觉。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未来的发展心存担忧。觉得未来有很多选择,但似乎没有一条可深度且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近来在想这个问题,刚好,昨天远在温哥华的房东姐姐也给我打了电话聊起现在的教育现状,政府的政策等状况下,未来的市场趋势。说起间,顷刻觉得任重而道远,压力山大。干一番事业,自己创业,也是有些动力不足。想到已经有些佛系的心理状态,再跳到鸡飞狗跳,没日没夜的创业时代,总觉得自己好像,缺了那股劲头。
我也相信,现在是最糟糕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是让能者上的时代。如今教育市场空前死寂。大家都在想,未来的出路,调整的方向。俞敏洪作为教育企业的标杆,已经宣布了年底关掉k12培训业务。这等于宣布教培时代的落幕。那么新的教育时代应该是什么?这一落幕并不能解决中国教育现状的残缺。为什么国家会一刀切下来呢?
这也许也让很多人醒悟:特别是让有智识的人突然惊醒,中国这片土壤是否还适于自己的发展?未来是否会有一波有实力有条件的人,争相逃离中国?但是国外又如何适从?这真是令人迷茫的一代。看不到中国发展的未来方向,也看不到世界格局的未来方向。大家仿佛是一种困兽,空有一身余力,无处施展。也不敢施展。如果一个创业者,他奋斗一生能把事业做成全国的标杆企业,标杆人物,那已经是难以实现的巨大理想。而前人被腰斩的前车之鉴结果,是否让这些热血澎湃的创业者略感凉意而裹步不前呢?
我们这一代成年人,青中年人,自大多是不甘接受平庸,接受被摆布的人生。我们兴许还能在这有些动荡的时局里去占有一些先机,取得一些小成就。那么新生一代的学生们呢?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她们呢。我想,如果不能培养她们很好的持续赚钱的能力,至少要培养她们能够在危机中学会勇敢,保持理性,以及一份清醒得自己为什么而活的认知,且能够主动去为自己的生活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信仰。也就是在人文思想层面,让他们做一个真正“活着的人”。
那么我们现在中国的教育能做些什么呢?世界教育又能带来些什么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