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分享的是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分解学习。(1)跳闸/合闸回路
+-KM:直流电源的正负电源
TJ、HJ:保护装置的跳闸、合闸出口接点
LP1、LP2:保护装置跳闸、合闸出口压板DL:断路器辅助接点。(跳闸回路为常开接点,合闸回路为常闭接点)
TQ、HQ:跳闸线圈、合闸线圈
假设断路器在分闸状态,DL常闭接点闭合DL常开接点断开,当保护装置发出合闸命令时,HJ闭合,形成回路“+KM--HJ--LP2--DL--HQ-- -KM”,HQ得电,断路器合闸。跳闸过程同理。合闸到位后,HJ、DL常闭接点断开,DL常开接点闭合,为下一次跳闸做准备。
ps:利用DL常开接点断开跳闸电流,一是为了防止TJ粘连造成TQ烧坏;二是因为如果由TJ来断开合闸电流,由于TJ接点的断弧容量不够,容易造成TJ接点烧坏。(HQ、HJ同理)这就为下一次保护跳、合闸埋下了隐患且不易被发现。
(2)跳闸/合闸保持回路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E7BD2685-998A-451A-8071-8CBF187D23B7/tmp/71F920AA-614F-4BE7-B914-267EA5654E34.jpg)
HBJ、TBJ:合闸保持继电器(接点)、分闸保持继电器(接点)
为防止HJ先于DL常闭接点断开,导致合闸失败,故添加跳闸与合闸保持回路。HJ闭合,合闸回路导通,HBJ得电,HBJ接点闭合,HBJ自保持,直到DL常闭接点断开。无论HJ是否先于DL断开,都不影响断路器合闸,也不会烧坏HJ。
(3)防跳回路
TBJ:防跳继电器电流启动线圈(分闸保持继电器)
TBJV:防跳继电器电压自保持线圈
防跳是指防止在手合断路器于故障线路时,发生手合开关接点粘连的情况下,由于“线路保护动作跳闸”与“手动开关触点粘连”同时发生造成断路器在跳闸动作与合闸动作之间发生跳跃的情况。
TBJ是一个双线圈继电器,由串接与跳闸回路的电流启动线圈TBJ,和接于防跳回路的电压自保持线圈TBJV组成。在跳闸过程中,当有分闸电流流过TBJ时,防跳回路中的TBJ2闭合,电压自保持线圈启动,TBJV2闭合,TBJV1断开。
如果在保护跳闸期间,HJ发生粘连,HJ--LP2--TBJV2--TBJV这条回路接通,TBJV电压自保持,使得TBJV1始终断开,合闸回路始终处于断开状态。这也就是防跳的目的:将断路器保持在跳闸状态。
如果跳闸期间没有合令存在,则在断路器完成分闸后,跳闸回路被DL常开接点断开,TBJ电流线圈失电,此时由于HJ是断开的,不能形成TBJV电压自保持,复归。TBJV1重新闭合,合闸回路完好,不影响下次的跳合闸。
除此之外,还有断路器位置监视回路和手分手合回路。因为周末凌晨出去处理故障打乱了计划,没来得及写,会在这周抽时间在本篇日志中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