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电影《孔子》里,孔子见南子时,南子问孔子能否留在卫国再见面?

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孔子见南子时的对话


孔子回答:微臣不便。

南子问:不便?什么有何不便?

孔子答:微臣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的人。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第九》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像喜爱美色那样喜爱道德的人啊!”

问题来了,孔子这话是在什么时候跟谁说的?谁又是那个“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01

孔子说的“未见如斯好德如好色的人”是指谁?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鲁国任职大司寇时大刀阔斧实施改革,“隳三都”不成,内遭到三桓排挤;齐国担心有孔子辅佐鲁国,鲁国就会称霸,从而威胁到齐国,就派人使用离间计和美人计,迫使孔子被驱逐离鲁,开启了长达16年的颠沛流离、如丧家狗一般的周游列国之旅。


春秋时期公元前498年左右,卫国处于四战之地


卫国紧挨鲁国,孔子第一站是逃到了卫国。卫灵公对孔子礼遇有加,许以奉粟六万,并向孔子请教如何排兵布阵及军队方面的事。一生厌恶穷兵黩武,致力于仁政治国的孔子,托词自己只懂祭祀礼仪,不懂得排兵打仗。

孔子遂適卫,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

对曰:“奉粟六万。”

卫人亦致粟六万。

居顷之,或谮孔子於卫灵公。

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于是到了卫国,寄住在子路妻子的兄长颜浊邹家中。卫灵公问孔子:“你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俸米六万斗。”卫国也照样给了他俸米六万斗。过了不多久,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诋毁孔子,卫灵公就派公孙余假用兵仗监视孔子的出入。孔子害怕在这里获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

(孔子在春秋时期之于各诸侯国都是“奇货可居”,得之或可成霸业,不能得之必须要毁灭他,真是一个极其尴尬且危险的处境啊。)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族。夫如是,希为丧?”

——《论语·宪问》

据《论语·宪问》记载,孔子直言不讳说卫灵公昏庸无道。鲁国季康子还问他:“那卫国怎么没灭亡呢?”

孔子回答:“因为有仲叔圉掌管外交、祝鮀掌管宗庙、王孙贾统领军队。”

所以孔子说的这个“未见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是说的卫灵公。



02

孔子是在什么场合说的这句话?

南子,卫灵公夫人,是整部《论语》里唯一提到的存在于孔子同时期的女性。导演胡玫特别将“孔子见南子”这个事件展开来说,成为整部剧的高潮部分,如果没有南子这个角色,整部电影《孔子》将多么地黯然无趣啊,(这也是为何大家第一次看到周迅扮演的南子出场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史记·孔子世家》,先是以春秋笔法描述了孔子见南子的场景“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所以让大家对孔子见南子聊了什么做了什么很是好奇。

随后又讲了孔子在卫国呆了一个多月,被邀请参加活动,看到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出宫门,宦官陪同左右,随后孔子的车辆跟上出宫,孔子看到卫灵公携夫人南子招摇过市,跟他的弟子说了句“吾从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卫灵公好美色,毫不客气地表达了对卫灵公的厌恶之情和遗憾。

……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

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卫,过曹。

——《史记·孔子世家》

司马迁对卫灵公看来也是极其厌恶,借孔子之口说到“於是丑之,去卫,过曹。”孔子对卫灵公的所作所为极其厌恶,于是离开了卫国,去了曹国。

电影为了剧情以及艺术加工的需要,孔子见南子时,直言不讳地跟南子说:“微臣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的人。”但依孔子的性格以及他的君臣理念和为人准则,绝不会跟南子如此直言的,这有违孔子的礼仪。

03

南子听了为何没执意挽留,反而表示理解孔子的痛苦?

在《孔子》电影里还有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镜头,孔子听完南子的话,居然流泪了!

电影《孔子》孔子见南子时的对话

孔子听完拜别的时候热泪盈眶


卫国是撮尔小国,在各大强国之间夹缝生存,位于四战之地,稍不留神就会被灭。但孔子到访之时,卫国人口众多、商贾繁荣,人们安居乐业,这些其实与南子的治理分不开的。卫灵公昏庸无道,但还是懂南子的才华,将政事委托给南子。《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对卫国大夫史鱼、蘧伯玉盛赞不已,贤臣都能留在卫国,南子功不可没。《列女传·仁智传·卫灵夫人》专门盛赞南子夫人维知识贤、知人善用。

卫灵公之夫人也。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

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

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

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知之。”

公使视之,果伯玉也。

公反之,以戏夫人曰:“非也。”

夫人酌觞再拜贺公,公曰:“子何以贺寡人?”

夫人曰:“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今卫复有与之齐者,是君有二贤臣也。国多贤臣,国之福也。妾是以贺。”

公惊曰:“善哉!”

遂语夫人其实焉。君子谓卫夫人明于知人道。夫可欺而不可罔者,其明智乎!诗云:“我闻其声,不见其人。”此之谓也。

颂曰:卫灵夜坐,夫人与存,有车辚辚,中止阙门,夫人知之,必伯玉焉,维知识贤,问之信然。

——《列女传·仁智传·卫灵夫人》,西汉刘向


(公孙扭叛鲁,逃到卫国,太子蒯聩想收留他。南子力拒)


(南子力陈收留鲁国叛臣公孙扭的后果)


(面对蒯聩的愚昧坚持,南子霸气警告,也为后续被杀埋下伏笔)

]

电影里,导演胡玫浓墨重彩地加重了南子的戏份,讲了鲁国公孙纽叛鲁,逃到卫国,太子蒯聩想劝说卫灵公收留公孙纽。南子力陈利弊,可见其对春秋格局的把控及战略眼光。对太子蒯聩的愚蠢行为,南子毫不留情地警示:“如果再有下一次,你就不再是太子了!”这也为后面的南子被杀埋下了伏笔。

导演胡玫是懂孔子的,她借南子之言表达了孔子之于各诸侯国的意义与价值:得之可称霸,如不能得之则毁之。电影表达了对南子这个历史上臭名远扬的女性正向肯定,从影视层面对南子重新定义,更为客观全面。个人认为,南子比卫灵公更看重孔子的治国理念和才能,南子也确实是一个有政治才华和治国安邦之能的女政治家。

【参考资料】

1.《论语》;

2.《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

3.《列女传·仁智传·卫灵公夫人》,西汉刘向。

(原创,未经许可不得擅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