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是为人子女最大的福分。
01
多年了,正月初二“回娘家”是雷打不动的“铁律”。由于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平日里奔波在单位和自己的小家之间,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所以每年春节的团聚是"一日抵千金","黄金周"总要挤出三、四天时间用来陪父母。
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父母已年近八旬。
令我们兄妹欣慰的是,父亲母亲相携度过了金婚,走到了现在,二老身体基本健康,生活完全自理,心态越来越好。
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听父母“吵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认为听父母“吵架”是一种折磨,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精神享受。今年春节陪父母的这几天,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02
记忆中,父母之间的交流一般是以“抬杠”为主,“互怪”为辅。许多年如一日,周而复始,花样鲜有翻新。
小时候,总是害怕母亲会真的一怒之下“日子没法过了”,弃我们兄妹而去。但渐渐发现,“日子没法过了”是母亲最大的谎言。“日子”照旧过着,一丝不紊,直至我们兄妹顺利升学、工作、成家、自己也为人父母......
曾几何时,对父母之间“吵架式”的交流很反感,觉得这是一种相互折磨,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这些内容和条款?耳朵的老茧都生的很厚了,有意思么?每次听到后感到头痛、头大,心烦。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某一天忽然顿悟:这原来是父母特殊的生活方式。他们携手共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一路坎坷。
在“争吵”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活难题;在“争吵”中彼此理解和包容;在“争吵”中感情日益增深,越老越醇。二老相扶相伴五十多年,谁也离不开谁,任何人无法替代。
三年前,在父母的金婚纪念日前夕,父亲曾特意撰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与母亲半个世纪风雨同舟的艰辛历程。父亲退休前曾是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文字功底非常深厚。这篇“金婚纪念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们兄妹读罢感慨良多,一时间似乎读懂了这么多年来他们之间特殊的情感流露方式。
03
父母又在“吵架”啦。似乎是在找什么东西。“你又给放哪儿啦?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啊呀,咋就又怨我了?越老脾气越坏,啥也是我不对……”。你一言我一语,针尖麦芒,谁都不肯相让。
响亮的吵闹声传到了客厅,我和哥相视而笑。“其实咱们真的挺幸福。爸妈都快八十岁了,细细听,两人每天特别有意思”。“是啊,老来相伴,相互拌嘴相互心疼,多好”……
这时,又听到父亲说“老人儿,缓缓吧,站了这么长时间了,乏的。”母亲答道“都缓缓吧,找不到别找了,等哪天碰到手底下再说罢”。“吵架”偃旗息鼓,两人又进入言语的相互安慰模式。
……
04
在这个浮躁、功利、变幻莫测的社会里,做为儿女,最大的福分便是看着父母黑发变银丝,亲历父母“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浪漫。
祝福我亲爱的父母,他们定会携手共度人生百年!祝福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传承优良家风,我们定会如父母一样与另一半融洽相处,共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浪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