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丰骨劲,笔短意长——刘墉书法赏析

清 刘墉《书法》

刘墉简介

刘墉是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通经博史,与翁方纲齐名。

其书法,貌丰骨劲,笔短意长,墨浓势厚,具有雍容端庄的风骨,并且结体严谨、墨色浓重而沉郁、富有"静"趣的艺术风格,典型"墨猪"风貌。

书体玉润丰圆,章法规整疏朗,墨色深厚浓重,笔划粗细随意,结体严谨而又舒展,既符合古法而又有新意,书风学智永乃至魏晋而又有创新,不愧为刘氏草书佳作。

刘墉书法的结体严谨而又舒展,绝少连带飘动、流畅华美的形态,而是每个字自成回合,劲气内敛,且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恰到好处,最后达到以稚拙求生动,以端严求变化的高水平。

刘墉的名款

见于记载的有“刘墉”、“石庵”、“日观峰道人”、“石盒”、“木庵”、“青原”、“香岩”、“东武”、“溟华”等。

见于传世作品中的有“刘墉”、“石盦”、“石庵弟墉”、“石庵刘墉”、“石庵居士”、“晚香堂刘墉”、“弟墉顿首”、“日观峰道人书”、“刘墉志”、“石庵书旧句”、“十一兄墉”、“臣刘墉敬书”等。

这些署款,不仅是刘书鉴定的重要依据,而且是研究刘墉书法和生平的重要史料,比如“十一兄墉”,说明刘墉兄妹多,他排行第十一。又如“臣刘墉敬书”,说明他是宫廷书家。

刘墉的印章

刘墉的印章数量,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多方,有的还是印文相同,而篆法、刀法、大小、朱白文不同的印章。如仔细分,又有名号、斋名、御赐等不同之印。

名号印:有“刘墉”、“刘墉印”、“镏墉之印”、“石庵”、“刘庵之印”、“青原”、“东武”、“石盦”、“日观峰道人”、“刘墉印信”、“香岩”等。

斋名印:有“老桂山旁”、“云明馆”、“仙舫”、“清爰堂”、“梅花书屋”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3,218评论 0 1
  •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3,021评论 0 7
  • 学习“U型理论”的运动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也是其中一员,接触U型理论是在去年,当时公司遇到了许多问题,看书...
    lgsld阅读 269评论 0 0
  • 我是一个来自纯纯南方的小姑娘,我是一个艺术生。因为高考那年,艺考不小心考到了齐齐哈尔。当初是和好友以试试的心态,...
    不二_1299阅读 3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