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参加一个演讲,在演讲之前做了很多资料,撰写了演讲稿,演讲稿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在演讲之前演练了好多次,把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到准备上台演练之前还信心满满的,结果一站在台上,没说上几句就卡壳了,脑袋一片空白,竟然忘记了演讲稿的内容了。那叫一个尴尬呀,我的脑里像短路一样。那怎么办呢?我的脑筋快速地旋转,回想着演讲稿的内容,幸亏我想起了我是怎样构思演讲稿的,很快就按着大纲的架构回忆起了演讲稿的内容。接下来的演讲顺利地进行,并赢得了大家的赞扬。
思维逻辑很重要,当你在你的文章、工作报告和总结构建好逻辑结构,就能将问题一层一层的像剥洋葱一样,把问题分析出来。
麦肯锡第一位女性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教你搭建思维框架。工作汇报、PPT 展示、报告撰写,怎么才能做到让受众感兴趣、能理解、记得住?他介绍了一种能清晰地展现思路的有效方法。掌握了金字塔原理,就能重点突出,逻辑清晰,避免思维混乱不清晰。那么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呢?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像金字塔一样,从顶部的单个内容,往下分发,最后形成多条支干。具体有两个做法,就是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的做法分4个步骤:1. 提出主题思路,清晰的表达思想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 。 2. 设想受众主要疑问 3. 说明这些问题的答案。背景→冲突→疑问→回答是序言的基本顺序。4.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并重复地进行下去。
从下而上的做法分3个步骤:1. 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 得出结论就是金字塔顶端的中心思想。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还没有想清楚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不清楚受众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有什么疑问的情况。
如何将金字塔结构呈现呢?
可以用多级标题、下划线、数字编号、行首缩进、项目编号来呈现金字塔结构的整体结构,在表达时需要有上下文之间的过渡。
在字里行间条理清晰地呈现金字塔,首先决定要说明的思想或者想要证明的论点,然后用文字表现出来。构建金字塔结构,并重新检查各组的思想观点之后,你就确切知道了自己想要说明的思想或论点,以及说明思想、论点的顺序。
文章的序言对于我们的写作和表达等都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学会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序言,给受众一个接受我们的理由。构建金字塔的两种方法,我们可以活学活用,把金字塔原理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