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种提纯复壮的几个主要方法

1、纯种分离法

通过纯种分离,可将衰退菌种细胞群体中一部分仍保持原有典型性状的单细胞分离出来,经扩大培养,就可恢复原菌株的典型性状。常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可归纳成两类:一类较粗放,只能达到“菌落纯”的水平,即从种的水平来说是纯的。例如采用稀释平板法、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等方法获得单菌落。另一类是较精细的单细胞或单孢子分离方法。它可以达到“细胞纯”即“菌株纯”的水平。后一类方法应用较广,种类很多,既有简单的利用培养皿或凹玻片等作分离室的方法,也有利用复杂的显微操纵器的纯种分离方法。对于不长孢子的丝状菌,则可用无菌小刀切取菌落边缘的菌丝尖端进行分离移植,也可用无菌毛细管截取菌丝尖端单细胞进行纯种分离。

2、宿主体内复壮法

对于寄生性微生物的衰退菌株,可通过接种到相应昆虫或动植物宿主体内来提高菌株的毒性。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经过长期人工培养会发生毒力减退、杀虫率降低等现象,可用退化的菌株去感染菜青虫的幼虫,然后再从病死的虫体内重新分离典型菌株。如此反复多次,就可提高菌株的杀虫率。根瘤菌属经人工移接,结瘤固氮能力减退,将其回接到相应豆科宿主植物上,令其侵染结瘤,再从根瘤中分离出根瘤菌,其结瘤固氮性能就可恢复甚至提高。

3、淘汰法

将衰退菌种进行一定的处理(如药物,低温、高温等),往往可以起到淘汰已衰退个体而达到复壮的目的。如有人曾将大菱鲆胃肠道内提取的芽孢杆菌的分生孢子在低温(-10℃~  -30℃ )下处理5~7 d,使其死亡率达到80%,结果发现在抗低温的存活个体中留下了未退化的健壮个体。

4、遗传育种法

即把退化的菌种,重新进行遗传育种,从中再选出高产而不易退化的稳定性较好的生产菌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 绪论 0.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 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类群包括所有无...
    Ksashi阅读 17,601评论 0 46
  • 第一章 绪 论 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微生物学发展历史中安东·列文虎克、巴斯德、柯赫的贡献 第二章 微生物主要类群及...
    paranoidsy阅读 4,003评论 0 1
  • 尽管时间只有20多年,生物工程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按照传统的说法(尽管这个传统也不过20年),生物技术主要包括...
    Lucine晔阅读 10,730评论 0 22
  • 坐看云起的Annie阅读 1,670评论 2 4
  • 昨晚早早关机,但关机之后却忘了做什么,睡醒了看新闻才想起,本来想看俄罗斯世界杯抽签仪式转播的。 真是老了,对世界杯...
    512song阅读 2,8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