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怎么选择更重要

/方冷颜

图/方冷颜


黄色的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没有人可以同时涉足。

一条路穿过丛林,直至尽头消失,一条路荒草凄凄,十分幽寂。

你不知道要选哪条路,于是随着众人都涌去的路迈开了腿。

就这样上路,还不如不上路。

选择路的人虽是你,但却不是为你选,你只是选择了大多数人会选的路,却不一定能心甘情愿走完这条路。


1

/1.知道怎么选。/

前几天在路上遇到一个在公司上班的经理。30多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在传媒公司工作。

聊天的时候她无比羡慕坐在我们另一旁的小姑娘。

小姑娘20出头的样子,在高铁上刷着考试的复习题。

她也许从小姑娘努力的样子里看到了曾经熟悉的自己,不禁感慨年轻真好。

她同我说,“她们这个年纪最好,一切都还有选择的余地。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一切还来得及。”

我静静的听她说话,点了点头。

她似乎意犹未尽,接着说,“不像我们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为就是一份工作,找了个当时觉得适合自己的工作,直到后来才发现,那根本不是当时最适合自己的。”

谈话在此戛然而止,中年人的困境大都如此,面向裁员了,岌岌可危的工作,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背着房贷的脆弱……

我没想去深入了解,但从她对小姑娘的憧憬里,和聊到曾经时落寞的模样中,似乎已经能猜到七八分遭遇。

苹果和梨都在一个人面前的时候,知道怎么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高考结束了,对于很多成绩不够高的学生来说,好的专业和冷门的大学,好的学校和冷门的专业,选哪个似乎变得尤为重要。

弗罗斯特曾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说,他选择了那条荒草凄凄的路,那条路上虽然人少,但是却显得更诱人。

因为他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做出对自己来说最想要的结果的选择,远远比跟着别人的人云亦云选择更优胜。


2

/2.有策略的选择。/

江苏卫视有一个节目叫《最强大脑》,在第十一季速算模块中,游戏规则是选择题目的难度越大,得分越高。

张徐涵予第一轮的时候选择了20分的难题,并稳稳的拿到了这20分,其他选手最高分也就17分。

第二轮的时候若是他选择一个14分难度的题,便会获得与日本选手PK的机会,但是他没有,他依旧选择了难度为20分的题。

结果因为毫厘之错,失去了20分,被排在第二名的张育萌反超。

足以见得,有策略的选择,比脑袋一热所做的选择,胜算更大。

很多人读大学前甚至不知道自己报的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上了大学两眼一黑,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擅长的专业,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读完。

很多人在选专业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更擅长什么,却偏偏被旁人的三言两语所干扰,最后学了个不擅长的专业。

专业上学的不上不下,把自己擅长的东西也丢个七七八八,每天在无奈和痛苦中度过。

策略是什么,是你知道你的极限在哪里,你的特长在哪里,怎样做对你更加有利,能够发扬你的优势,补齐你的短板。

你所做的选择是要让1+1>2,再不济也要等于2,如果小于了2,那还有选的必要性吗?


3

/3.冷静的选择。/

一个人在慌不择路的时候,做出的选择都比较草率,草率的选择带给我们的,往往是更大的天坑。

2021 年某居民楼起火时,有住户因恐惧浓烟未查看逃生通道,直接从3楼窗户跳下,导致双腿骨折。

但其实呢,同一楼层的另一户人家用湿毛巾捂口鼻沿消防通道有序撤离,最终安全脱险。

在投资领域中,有一个词汇叫“韭菜效应”。

什么是“韭菜效应”呢?就是个体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受心理偏差影响,导致被市场波动或机构收割利益的现象。

这一概念常用来描述散户因盲目跟风、情绪化操作而反复亏损的处境。

2022年某虚拟货币价格短期暴涨时,大量散户被市场情绪煽动,不顾监管风险和技术面警告,甚至借贷加仓。

随后该币种因政策打击暴跌 90%,许多投资者因 “害怕错过收益”而慌不择路地追高,最终血本无归。

情绪化下做出的选择,大多是脑袋一热才产生的效果。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见不鲜,最后弄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选择之前,一定要冷静的思考,深刻的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再进行选择。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4

黄色的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没有人可以同时涉足。

无论你选择那条穿过丛林,直至尽头消失的路,还是那条路荒草凄凄,十分幽寂的路。

你得知道你从哪里来,想要到哪里去,然后再做选择上路。

只有这样,你才能心甘情愿的带着充沛的活力走完这条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