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惩罚的本意。
惩罚的本意是当某人做出了不良行为时,通过伤害或羞辱这个人,以期望他改变行为,但是情感上的痛苦要比身体上的痛苦更加持久、强烈。身体上的疼痛不久就会消失,然而心灵、情感上的伤害却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甚至直到一个人老去,依然也会记得自己小时候被惩罚的经历。同时当他长大后,把惩罚的方式重新用到儿童身上的时候,也证明了情感上的伤痛比身体上的伤痛要更加持久、强烈一些。
二、惩罚的结果有愤怒与反击、破坏关系、伤害自尊、恐惧、欺骗、错过学习的机会、缺少批判性思维和缺少内部控制几方面。
1.愤怒与反击。大多数的惩罚之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愤怒,伴随着愤怒的情绪,又会伴随着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愤怒的情绪,并且大多数时候会将自己被大人惩罚过后的感受转而对待一个比他们年龄小的孩子,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2.破坏关系。惩罚不仅破坏的是惩罚者与被惩罚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惩罚者伤害了被惩罚者的自尊等多方面,进来被惩罚者对惩罚者产生了憎恨或敌意。而且惩罚还会破坏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关系。和刚刚第一点愤怒和反击相关,因为儿童会将报复行为转到自己的同伴好,或比自己年龄稍小的儿童身上,这会导致他们之间产生矛盾,他们以为这样是回应同伴不听从自己命令时的恰当回应方式,然而刚刚也分析过了,这对于儿童是伤害性的,进一步激化同伴之间的关系,被儿童嫌弃,选择不与他做朋友,甚至会引发反社会性问题。
3.伤害自尊。其实个人感觉这一点应该放在惩罚的结果的第一条,因为是儿童,很多时候被成人放在了不平等的地位上,认为儿童就应该听从大人的话,但是却没有大人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这样的言论。因为不平等,不尊重,所以当这样的简单粗暴式的惩罚给到儿童身上时,就是对儿童自尊的直接性的伤害,虽然儿童并没有意识到这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但是潜在的事实却同样在发生着。
4.恐惧,因为惩罚是通过恐惧来控制儿童的。以为自己拥有着权力,在权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儿童对此充满着恐惧,因为恐惧,所以儿童不得不选择服从。但是,也因为恐惧,会导致儿童放弃很多主动探索的机会,生怕自己的什么不当行为就会招来惩罚。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学业,甚至影响儿童在方方面面的发展。甚至儿童长大之后,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为自己已经无法摆脱这种恐惧感了。
5.欺骗。因为冷酷的惩罚并不能浇灭儿童对一些事情的真正发自内心的兴趣,相反,只会让这种兴趣变得更加神奇,儿童会想方设法地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选择了各种可以选择的欺骗的手段来实现。但是,就像任何的谎言都一定会被拆穿一样,儿童的欺骗的行为也一定会被发现,而这对于儿童在同伴、社会中的信誉是严重的影响。
6.错过学习的机会。惩罚没有针对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根源(原因),而只是看似表面性地解决了问题,儿童并没有从中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是产生联系的,又产生了怎样的联系,自己在以后的路上遇到同类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目光短浅式的惩罚使得儿童无法获得真正学习反思的机会。
7.缺少批判性思维。专家证明那些恐惧、焦虑和羞辱等负面方式对于儿童的心理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会阻断儿童进行主动的思考,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只有促进儿童主动思考,努力理解这个世界,经常锻炼大脑才能更加强壮、能干。
8.缺少内部控制,因为是外部对于儿童做出反应,无法锻炼儿童自身的反思学习,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惩罚无法抵制不当行为的诱惑,外在的限制对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毫无正面作用。
这一章,作者把惩罚专门从上一章的行为主义矫正法中抽出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惩罚坏处如此之多,无论是身体、心灵,还是儿童长期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上都是百害无一利。可是仍然存在这样的现实,惩罚被应用的相当广泛。这又是为什么?期待继续跟随作者学习。2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