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梅,什么冬梅?


我们都在寻找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我也是在高三的时候总结出了一套提高记忆的方法。

在我们提高记忆力之前,首先我们要弄明白记忆方面的原理。

在记忆能力方面,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能力开发未尽,实际使用的记忆能力只有原始能力的百分之十,基本不存在记不住的问题。

那为什么我们的记忆效率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排除少部分在大脑方面有天分的记忆能力者,大部分人是掌握了一些方法和规律。

一、记忆能力

1、每个人都有开发未尽的记忆能力。

你要相信自己,你有无穷潜力。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才被开发了不到百分之十。

2、.记忆是以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的。


阅读、理解、记忆、表达是互相作用的,很多人说自己的记忆能力不好,实际上是阅读理解能力出了问题。

例如看一段文字的时候条理分明,等于记住了一个很整齐的房间里,柜子在哪儿,桌子在哪儿,而且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摆放,所以记忆的负担特别小。

但是有些人因为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看到需要记忆的材料的时候,就好像是看到了一个乱七八糟的屋子,这样记忆的难度非常大。

阅读理解有问题,就会导致记忆的慢,脑子里存储的信息越少,表达时材料就越少。

3、出问题不是记忆能力,而是注意力。

想一想,你在记忆的时候,是不是做到了心无旁骛?

二、记忆的过程

我们记东西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存储,一个是提取,就是希望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把它记住,然后需要的时候能想起来,也就是提取出来。

我们平时说自己的记性差,一般是提取失败。信息进入大脑的时候,首先是作为短期记忆被存储,然后大脑会挑选,把哪些信息作为长期记忆去储存。

4.短期记忆必须转化为长期记忆,而不能被当做无用信息被忘记。

怎么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而不是把他们直接忘记呢?

关键就在于重复,多提取几次,这样大脑就不敢轻易忘记了。

5.牢固记忆的三要素:存放整齐+增加线索+多次提取=记得牢固。

除了多次提取,还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努力:存放的时候整齐一点,多增加一些线索。以上三方面构成牢固记忆三要素。

6.记了就是会忘。

无论是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忆,我们总是会有一些遗忘的情况发生。

大脑的遗忘实际上是好事,如果所有的记忆都是长期记忆,大脑会被各种琐碎的信息塞满,就没办法选出哪些对你是有用的,哪些是有意义的。所以遗忘是非常正常的,只有这样大脑才会工作下去,一定要有这个心态。

问题出在有一些东西没那么重要,但是大脑记住了,我们要去挑选出来哪些是重要的,然后去重复。

7.遗忘可以促进记忆。

当第一遍记忆之后发现自己忘记了很多,完全不用气馁,就当第一遍跟材料熟悉了一下,然后耐心地去做第二遍的复习,会发现在回忆的时候很多都忘了,然后努力想想,想不起来,赶紧去翻书,这时候的记忆比第一遍要深刻得多。

原理就在于当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


好了,记忆的原理告诉你了现在,我要向你分享一个我认为最好用的记忆方法——复述记忆法,这是我在高中一直使用的方法,希望对正在寻求答案的你有所帮助。


快拿出小本本啦~

复述记忆法分为三个步骤——梳理、复述、回忆。

就是先把要背的内容整理一下,让它更好背;然后把它复述出来,确保背会;再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回忆,以防止遗忘。

一、梳理

梳理这一步又分为三个步骤:分块、串线和定点。

(一)分块

分块的三个方法:按照对比关系;按照同一属性;按照逻辑。

分块是为了让我们背诵的内容之间有联系,我们在背这一块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下一块的内容。

将一大段文章分成几小块,分块去背诵。

(二)串线

分块后怎么记这个框内的内容呢?在整个记忆的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打通需要背的那些点之间的联系,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很高效的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那我们应该怎么把需要背的内容组织起来、串起来、联系起来呢?

1.首先,要从底层逻辑出发去理解。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背的东西都是有逻辑的,不违反常理的,所以一定要结合常理去理解这个事情,这样会降低记忆量,只要找到这个线,就不用记了,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2.找出表达逻辑,去认可表达逻辑。

人和人之间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如你喜欢先说原因,但是我喜欢先说结果,所以我们要去认可背诵材料的表达逻辑,得知道它是怎么说的。

当我看到这段材料要去想,我会怎么表达这个材料,对比书中是怎么表达的,然后去认可它的表达逻辑,认可到如果让你自己去说,你也会按照这个顺序去说,到这种程度就可以了,如果你把材料已经分析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就是最容易背的时候。

3.创造逻辑。

如果真的没有逻辑的时候,自己要去创造一个逻辑。结合你自己的实际经验,依附到熟悉的人或事物上进行记忆。

4.没有逻辑的单独记忆。

当然也会有一些内容,真的串不起来,那你就不要将它分块,不用去和别的逻辑比较,直接记忆反而不会忘记。


(三)定点

定点的作用就是说把它浓缩为关键词,这样我们的记忆量会变的更小。

在记的时候,可以用光笔把关键词标注出来。

最后背诵的内容在你心里就成了一张网,这张网有块、有线、有点,是非常难忘记的。

二、复述

梳理完了就要开始记忆。

其实梳理完了应该已经记住一大半了,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讲出来。

在这儿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我们永远不背书。

真正学会和理解一个东西之后,是可以讲下来,不会那么强硬的去背的。所以复述记忆法,也叫做说书法。

理解了自己要背的内容,能够每天按照表达逻辑给他做顺序,而且把它连成线所成的词充分的组织起来,说给别人听。

你可以说给自己听,说给墙听,说给风听,说给任何物体,只要你把它讲出来,说出来。


(一)复述的时候有三个要求:

一定要放下书。

要有仪式感。

如果忘记了就从头再来。

按照这个方法,讲完之后那些东西就是自己的了,它不是书上的,我什么时候想讲都可以。

(二)复述的好处:

1.增强表达能力。

2.加深理解。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告诉别人。

3.耳朵,嘴巴和身体一起学习,印象也更深刻。

4.会让你很专注。背东西跟做题不一样,是随时可以停止的,特别容易走神、不专心,但是这个方法会让你特别专心,而且会有兴趣。

5.能够准确找出记忆的难点和断点,提高记忆的效率。

将文章梳理、复述完成后,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就是——回忆提取。

我们记忆的内容会存留在我们的大脑中一段时间,我们要做得就是在考场上可以很快地将所需内容精准地回忆起来。

那下面就告诉你如何提取。

一、顺序提取

顺序就是按照顺序提取,分为两种方式。

(一)对着目录复述

在我上学时,我的物理老师总是告诉我们,真正会学习的同学,复习只看目录,看着目录回忆本章学的内容,回忆不起来的就是自己没掌握的。

这种复习方法又快又有效。

方法是:讲出来每一节的内容是什么,看看能不能说清楚。

目录本身就是框架,对着目录的时候,千万不要翻书,如果哪里想不出来了,就翻到对应的章节上做个标记。

最后要达到一种对着目录可以复述出这个书的全部内容的程度,如果你对着目录都说不清楚的,那根本是没办法参加考试的,因为考试的时候连个目录都没有。

(二)对着小标题复述

除了目录,每章节都会有小标题,你可以对着小标题复述标题下的知识点,这比对着目录要简单一些。

按照顺序去做提取练习有个好处,就是你复述完了之后框架感特别好,你是可以讲出来这本书的,难道你还会害怕考吗?

但是它也有坏处,因为最终考试的时候,并不是按照顺序是提取的,一道题可能要提取的是不同位置的知识点,另外就是提示太多,这就跟你背书的时候从前往后背有时候很顺,从中间背就卡壳了,因为从头往后说,前面的就等于是后面的提示。

二、乱序提取

如果我们把需要记忆的东西比作一个地图,地图上的每个位置都有知识点,而且他们交叉纵横,融会贯通。

顺序提取就是一个省份一个省份的按照顺序去记忆,乱序提取达到的效果就是随便抽出一个点,让你能说出来,或者随便抽出来一片知识点,也让你能说出来。


乱序提取是一个加固记忆的特别好的方法,当你能够实现多次乱序提取之后,就不会忘了,基本上三次左右,记忆就会很牢固了。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记住了,但是别人一提就忘了,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练习过乱序提取。


(一)乱序提取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题

把选择题做成简答题的方法

选择题中包含了很多隐性的知识点。

比如,我们举一个简单的地理题。题干中问你,美国的地形有哪些特征?会有ABCD四个选项,此时的你会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还没有完。

你要做的就是,回忆你所学到的所有国家的地形特征,或是看着选项,那些错误答案分别是哪些国家的地形特征。回忆不起来的就去翻书,做上记号。

这样,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就可以做成一道简答题。

虽然你只做了一道题,其实相当于你做了很多题,一题多做。

在你回忆的时候,也就是你乱序提取的时候。

注意一点,我们在提取的时候并不是只是提取这个知识点本身,而是提取这个知识点所在的小标题下的内容,把这个选项发展成一个简答题。

2.这种方法的好处:

这种记忆的牢固程度根本就不是死背书可以比较的,非常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很多时候一道题目下来,比你听老师讲十遍都有用。因为这些知识点是你自己找的,一直在就着题目不停的翻书,光这个翻书的过程就已经让你对知识很有框架感了。而且结合题目中对这个知识点的考察来理解,不只是听别人讲的。另外很多题目会帮你把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很多题目涉及到知识点是跨越了章节的,达到综合理解的程度。记忆效率比平时要高。

题目本身考察的都是重点和难点,这种提取练习比自己背效率要高。

基本上用这种方法做几套题,你会发现两个事情。

第一,有一些重点是恒重的,虽然被考察的形式不一样,或者考察的部分不一样,但是一直在反复出现,出现到后面几乎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了。

第二,到后来你会发现你的复习没有死角,几套选择题下来,可能会有几百道简答题,而且你因为对整本书越来越熟悉,所以你拓展的范围会越来越大,会把重点旁边的知识点都复习到。

(二)乱序提取的另一方法叫做速记卡

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的定点词写到卡片上,然后随意洗牌、抽取,首先,对着这个词去复述背后的内容;其次,回想它的上一个和下一个关键词;最后,把那条线穿起来。

当你发现你对着这个词什么都说不出来的时候,就要给这个卡片做标记,这就是你非常不熟悉的卡片,然后回书上去翻。这样你也能找出你记忆中的死角,以及达到随意提取绝不忘记的效果。

我们可以将单词、重点写在卡片上,带在身上,在排队,等人的时候,拿出来,做到随时随地地提取回忆。

在记忆原理中提过,记忆最重要的还是——重复。


三、重复的节奏问题

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基本上20分钟之后我们能记得的就不到60%了。

所以,重复很重要。


但要是做到,每天都重复一遍之前所背得内容,很枯燥,也很累,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得出了最佳复习间隔。

这样,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我们的重复节奏。

不知道你有没有学会,如果学会了,就赶快去实践吧!


我是木夕,我在用心写文。希望我的文字给你温暖,哪怕只有一点点。喜欢我就收藏+关注吧!我给你最全面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等你哦!【笔芯】(๑>؂<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