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时间的朋友”是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上,一场几个小时候的演讲听下来并不理解什么才是时间的朋友,以为只不过是一个噱头而已。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也许是从认识钟表开始的,现在是几点,秒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分针转一圈是一个小时,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有时候时间很紧迫,有时候感觉时间很漫长。
1.
小时候,我家住在大杂院,一层几十户,四层的小楼和一个并不宽敞的小园,是我们十几个孩子的乐园。
从四岁开始练习电子琴,每天两小时的练琴时间是最难熬的,总是感觉时间好慢,一旦练完琴,就可以跟小伙伴一起捉迷藏,丢沙包,时间飞快,经常小红妈妈叫几次,小明妈妈叫几次,总是拿“再玩儿5分钟”作为托词,迟迟不愿回家。
我们的时间观念,在那时候,便形成了。
时间观是与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重要的东西,如果说,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你是否能做正确的事,有正确的目标,那么时间观就决定你能否成功,取得多大的成就。
所以罗胖说“做时间的朋友”就是在正确的时间观上做出的选择。
正确的时间观是在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人生充满了各种选择,选择的不同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如何做出选择,拥有正确时间观的人,会把问题放到足够长的时间坐标上考虑问题,如果这件事情会影响你二十年,你是否还会这样去做?
吸毒的人时间观只有几秒钟,他们只在乎这几秒钟的快感,也只能考虑到享受这几秒。普通人的时间观也许是一星期,或是一个月,这就是为什么股票市场上总是有这么多散户像被割韭菜一样,一次又一次的被收割,他们只想短期套利,关注的并不是长期的盈利和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而成功者的时间观会比较长,一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2.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在银行实习,单位有个同事,为孩子建立了教育基金账户,每个月向这个账户定投2000元,说为孩子留学准备的。
留学?那至少是十多年以后的事儿了,干嘛想这么远?!
现在几年过去了,我想他已经为孩子积累了不少教育资本,这才理解了我们两个之间时间观上的差异,我只活在当下,而优秀的人,总是活在未来。
这可能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延迟满足感”,以前喜欢的东西立刻马上就要买回家,不管有没有用,所以“日日光,月月光”。
现在会把它们放入购物车,经过几天再回想一下,这个东西我将拥有它二十年,我还要不要买?如果需要,那就作为坚持早起的奖励激励自己。
慢慢的发现有些东西我可能并不需要,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存起来,或者投资其他领域。
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爱德华·班费尔德,在他的书中提到,时间观比较短的人,没办法考虑长远的事情。而时间观长的人,他们对未来有更充裕的信心。
3.
花时间就像花钱一样,必须精打细算,现在流行许多时间管理工具和书籍,说白了,时间是没有办法管理的,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每天24小时,不多也不少,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把时间花费在更长远的事情上。
畅想一下5年后的自己,你的薪资达到了什么水平?你的一天将会怎样度过?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下?想的越具体,你越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
成为时间的朋友是在内心接受它,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我能在一分钟里做什么事?
跟时间和平相处,不对抗,不敷衍,从长远的角度看待时间,而不是拘泥无眼前的既得利益,这才是真正的“时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