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暖暖。
富兰克林说:“结婚前要睁大双眼看清楚,结婚后要睁一只眼亲一只眼。”
但是,我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反过来的。
婚前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或者最低成本的对你好,给蒙蔽了双眼,觉得全世界就他最好,非他不嫁。结婚后,滤镜没有了,然后就清清楚楚的放大了对方的缺点。
导致,婚姻过不下去,但人到中年,过不下去又离不了。
01
我身边就很多这种现象。
我一个朋友,婚前贪图男友对自己好,不顾家里反对,非要裸婚嫁给男友。不顾父母反对裸婚嫁给他后,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巴掌。
孩子出生后,"贫贱夫妻百事哀"成了日常。丈夫工作朝三暮四,总幻想一夜暴富。她不得不边带娃边做兼职,曾经让她心动的情话,现在听起来都像讽刺。
"当初要是听我妈的..."这句话成了她的口头禅。而丈夫也抱怨:"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却看不见妻子眼里的疲惫。想离婚?房子、孩子、经济像三座大山压着她,最终只能在一地鸡毛里将就。
这让我想起《知否》里明兰说的:"与人相守,最终依靠的,还是品性的最低处。"
然而,自从孩子出生之后,她困在“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现实中,无时无刻不在后悔中。婚后,老公不愿意外出工作,总是这里做做,那里干干。
你让他踏踏实实找份工作,他都不屑一顾,觉得没有出息。如此,一年又一年,朋友不仅得自己带娃,还得找工作补贴家用。
她总在想,当初如果听家里人的就好了。
当初就是被猪油蒙了脑一样,觉得他哪哪都好。如今,自私看都不顺眼,一吵起架来,恨不得他死。
她老公也说她,不似当初那么温柔可爱,整天眼里只有钱,都看不到他的努力和付出。
但是要离婚吧,孩子是一个问题,房子也是一个问题。
这么多年,就一直吵吵闹闹中度过,想好好过,又感觉过不下去。想离婚,代价又太大了,也怕自己一个人没房子,没有顾娃,会过得更辛苦。
便一直凑合着过了。
于她来说,离婚不一定是解脱,再婚吧,也未必会幸福,所以,只能得过且过,凑合着过了。
02
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总是爱情大过天的。
年轻时的我何尝不是这样?觉得他打篮球的样子像流川枫,连他熬夜打游戏都说是"专注"。现在回想,那些所谓"好",不过是恋爱中再普通不过的举动。
就像甄嬛,爱皇上时被伤到体无完肤,心死后反而能步步为营。心理学有个"晕轮效应"——当爱一个人时,连他的缺点都带着光环。
我庆幸当时听了父母的:"丫头,穷不怕,怕的是心穷;累不怕,怕的是心累。"
我曾经也一样,只要爱上一个人,看他便是带上滤镜的,哪哪都好。简直堪比明星。幸好我从小到大是个乖乖女,最终听了父母的。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那段感情,也不过如此。
你竟然说不出他到底哪里好。
他对你做的那些事,其实都是生活中的小事罢了。
不说我们普通人,即便聪明如甄嬛,就是电视剧《甄嬛传》里的甄嬛。她开始全心全意爱着皇上时,虽一时宠冠六宫,但最后哪怕生了孩子,依然被逼出宫到甘露寺修行。
但是,自从她对皇上,不再有爱之后,回重皇上身边,就变得所向披靡。
有人说,女人一旦爱了,智商就为零。
自古以来如此。
所以,女人们在掉进爱情的旋涡里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多挣大眼睛看清楚,多想想父母与朋友的话,毕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啊!
【婚姻是张网,剪不断理还乱】
(金句:结婚证轻如纸,婚姻责任重如山)
有个读者曾留言:"离不了又过不好的婚姻,像穿着带刺的毛衣——忍着疼,脱了冷。"
确实,婚后牵扯的不仅是两个人。孩子、财产、两个家庭...就像我表姐,离异后带着孩子租房,前夫拖欠抚养费,她说:"原来婚姻里的将就,是慢性毒药。"
但更可怕的是"离不了婚,却离得了心"的夫妻。就像《再见爱人》里那些同床异梦的伴侣,把日子过成了合租室友。
写在最后
结婚了,就不仅仅是一张结婚证的事情了。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
所以,女孩婚前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但婚后,就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人无完人,凡事追求完美,一天天盯着对方的缺点看,再好的婚姻,最后也会走不下去。
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站,而是人生的修炼场——婚前要清醒选择,婚后要智慧经营
文艺版:"爱情是怦然心动,婚姻是久处不厌"
犀利版:"没有火眼金睛的婚前,就得有百忍成金的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