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改了”
“他/答应过我一定会改”
“我已经为他/她改变了好多”
“他/她很爱我,因为他/她为我改变了自己”
…
仔细想想,有时候“改”是一句玩笑。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信念价值观大约在4-12岁就完全形成了。
因此,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人只会不断巩固已经成型的原始观念,而很难真正做出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普世价值观时刻引导着人们,而人类个体间的性格却依然千差万别,最终引导着不同的人走向不同的命运。
一些看上去变了的人,往往也只是迫于外界压力,暂时性表面改变而已。
就像戒烟。戒烟很难,不论是迫于身边人还是社会的要求,你开始少抽或者不抽,但心里总会念念不忘,有一天恰巧失去束缚的时候,你会如释重负般地重新点起烟,事实上,在吸烟这件事上,你改不了。
同理,嫖、赌、出轨、行骗、暴力…这些行为的发生绝不是冲动使然,而是早已在他/她们的潜意识里预谋已久,当他/她们打开自己的潘多拉魔盒,一切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劝诫身边的朋友不要试图原谅出轨的恋人,因为一次出轨,终生出轨。出轨的人不是去追求真爱,而是去追求偷情的刺激感,这种独特的快感只存在于暗不见光的地下恋情中,这种欢愉让人从此再也无法从正常恋爱中感知幸福。于是,就出现了一次出轨和一百次出轨。
从客观上看,没有什么“心甘情愿”的改变,因为改变是一场与自己的斗争;那就更别提“为别人改变了”。谁都不愿为别人改变自己,如果非得改变,那也是一种隐忍,隐忍是一颗埋在心底的雷,引信越长,炸的越猛。
我曾看过一条社会新闻,一辈子老实忠厚的男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手刃了妻子,证据确凿之时,亲朋好友都不相信他竟能犯下血案,因为这一生他都不声不响地顺从着妻子的唠叨和要求。很显然,这辈子他都在强迫自己按照妻子的要求改变着,忽然在某个瞬间,心底的委屈与不甘汹涌溢出,血案发生了。
所以,人很难改变,更不要指望别人改变。
在爱情里,我们是螺栓,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的螺母,而不是随便找一个螺母打磨成匹配自己的样子。
在生活里,如果你发现你与周围的气场不合,你不要变,也不要强迫周遭改变,如感不适,你可以保持距离或静静离开。
最后,做你自己,这世界上没有人值得你改变,除非你真的听到自己心底渴求改变的声音。
—— 时熙 20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