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特别肤浅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非常少,看到那些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说得一套一套并能用于指导工作和生活中的人,是特别钦佩的,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当然,听得多了,我也能装模作样地说出几个热点思想,比如“无为”,虽然我这是不求甚解的。
以前我一直觉得庄子的“无为”所表达的是不争,不功利,顺其自然,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经常用这个来安慰自己;而当一切顺风顺水时,却又质疑这个观点未免过于消极。为了确保我的理解与真实的意思不至于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在网上搜索了对庄子“无为”思想的主流看法,基本分为三个角度:
一: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
二:无为就是能放得下,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
三:遵循客观规律,不要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从搜索结果来看,我的理解虽不全面,倒也和主流看法沾了一点边。真正颠覆我这个理解的,是听到万维钢一篇介绍西方学者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对“无为”的解释时。文章里面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这个西方学者叫Edward Slingerland,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著名汉学家,中文名森舸澜,写了一本书:Trying not to Tr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pontaneity(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作者在书中提到,他所认为的无为的观点是"not trying", 不刻意追求,不用意识控制,好像特别放松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而要做到无为的水平,是需要经过刻意练习的,就像NBA球星打球的那种怎么投怎么有、如入无人之境的表现,爵士乐手轻松自在的即兴表演,基础都是先经过艰苦的练习。"无为跟熟练不一样,不生硬不刻意,还要有灵气,这才是无为。
人的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快速的、自动的、不需要主观努力就能运行的“系统1”,森舸澜称之为“热认知”,和一个慢速的、刻意的、需要费力的“系统2”,森舸澜称之为“冷认知”。热认知系统大体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走路、开车,并不需要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到判断,费时费力,但它的好处是面对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无为”,是意识和潜意识,冷认知和热认知的完美合作。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与此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也就是说,”无为“和熟练不是同一回事。举个例子,做一个演讲,能把台词背到脱口而出是熟练,但是,能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有合适的表情、肢体动作、承接语言,达到完全自然的状态,才是“无为”。
心理学上有“心流”一说,和上文提到的“无为”状态特别像。森舸澜用很大的篇幅解释了”心流“和”无为“的的区别。
所谓心流,是说你在工作的时候进入了这么一种沉浸的状态:
• 无需使用什么自控力,你自动就高度集中了注意力,外界根本干扰不了你;
• 感觉毫不费力,但是有特别高的工作效率;
• 完全被做的事情吸引,以至于忘了自我而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 有强烈的愉悦感。
心理学家给心流增加了两个条件:第一,你从事的这个活动必须对你是一个挑战;第二:这个活动必须涉及到复杂的技能。关于达到”心流“的体验,喜欢王者荣耀的同学应该很有体会。
森舸澜提出,区分好的忘我体验和不好的忘我体验,应该用另外一个标准:你做完这件事之后是感到满足,还是很空虚。如果用这个标准划分,那么好的忘我体验就不是心流,而是无为。越是追求无为,就越无法达到无为。就像失眠时,我们越告诉自己要放松才能睡着,就越睡不着。
当然,森舸澜的对无为的解读并不止这一点,还涉及到”天“和”道“以及《道德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我无意于做一个勤劳的搬运工全部放在这里。总之,他对无为的解读,与国学家的观点风格迥异,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听到这篇文章,如果要问我有什么收获的话,那么,除了让我重新认识”无为“的含义外,还有几点:
1. 我们的认知是迭代更新的,你当前认为正确的东西,也许过一阵子后会发现原来是个错误。所以,我特别喜欢李善友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说的,有可能全都是错的。“
2. 接受新观点的过程实际是抛弃存量思维的过程,因为必须要将旧的认识从脑海中提出,才能接受新的认识,这是一个让人快乐和兴奋的过程,不亚于买一件新衣服替换旧衣服的喜悦;
3. 科学才是硬道理,使用现代科学解读问题,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期待能了解到更多颠覆我原有观点的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