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专门研究孙策四向侵攻的事迹】
调虎离山,奔袭庐江
孙策被皇上诏令和司空曹操、卫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等并力讨袁术、刘表。曹操上表举荐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爵吴侯。
军队整备完备、正当进攻之时,袁术已病逝,袁术从弟袁胤、女婿黄猗畏惧曹操,不敢守寿春,一同抬着袁术的棺柩,携着袁术妻室儿女及其部曲男女,到皖城投靠庐江太守刘勋。袁术的长史杨弘、大将张勋就想率领部下投靠孙策,刘勋半路截击,并将他们全部俘虏,收缴了他们所带的珍宝。
孙策想攻打庐江,先假意与刘勋结盟为友。刘勋得到袁术的军队、内心膨胀,正好豫章上缭的宗民有一万多户在江东,孙策劝刘勋前往攻取。
这时刘勋又没粮草又缺人手,便先派从弟刘偕告诉豫章太守华歆(乘船避难的华歆),让华歆准备粮草,豫章郡向来没有什么产量,便派遣郡吏带刘偕到海昏县、上缭县,让当地的宗族出粮。刘偕了那里一个多月,才征集到数千斛。刘偕也劝刘勋出兵攻打上缭夺粮。
刘勋这才出兵,可是宗帅知道这件事之后,携族带齐粮草物资逃匿,刘勋什么也没得到。
另一边,孙策当时正准备攻打黄祖,军队开至石城时,听说刘勋率军到海昏,便分别派遣堂兄孙贲、堂弟孙辅率领八千士兵在彭泽截击刘勋,另外派部下轻装奔袭,一夜间占领庐江,原来袁术的军队全部投降。
勋既行,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三国志 孙策传》
时策西讨黄祖,行及石城,闻勋轻身诣海昏,便分遣从兄贲、辅率八千人於彭泽待勋 ,自与周瑜 ......—— 《江表传》
西讨荆州,求得大乔
攻下庐江的时候,孙策也没有停下来,亲自和周瑜率领两万人,攻袭皖城,一下就打下来了。
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三国志 周瑜传》
自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即克之,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馀人,并术、勋妻子。——《江表传》
当时皖城桥公有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
当时刘表任命的庐江太守李术带领皖城三千守军投降孙策,孙贲、孙辅又在彭泽击败刘勋。黄祖派遣儿子黄射率舰船士兵五千人救援。孙策再攻打他们,大破刘勋、黄射军队。刘勋和刘偕北上去投靠曹操,黄射也逃跑了。孙策收得刘勋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便前进夏口攻黄祖。
这时刘表遣从子刘虎、韩晞率领长矛兵五千,作为黄祖前锋。孙策再战,大破刘虎、黄祖军。
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
刘表遣将助祖,并来趣臣。
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行奉业校尉孙权、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等同时俱进。
身跨马栎陈,手击急鼓,以齐战势。吏士奋激,踊跃百倍,心精意果,各竞用命。
越渡重堑,迅疾若飞。火放上风,兵激烟下,弓弩并发,流矢雨集,日加辰时,祖乃溃烂。
锋刃所截,猋火所焚,前无生寇,惟祖迸走。
获其妻息男女七人,斩虎狼韩晞已下二万馀级,其赴水溺者一万馀口,船六千馀艘,财物山积。
虽表未禽,祖宿狡猾,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鸱张,以祖气息,而祖家属部曲,扫地无馀,表孤特之虏,成鬼行尸。
诚皆圣朝神武远振,臣讨有罪,得效微勤。
——吴录·孙策上表
这时袁绍的势力十分强大,曹操无力干预孙策,而孙策又吞并了江东,所以曹操对孙策实行安抚。
于是把弟弟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四弟孙匡,又让黄须儿曹彰娶取孙贲的女儿,以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总督简评
孙策出兵又急又猛,所至必克、无往不胜,其实其中还有大大小小近十场战役是孙策参加的,只是要通过其他人传记来关联推到出孙策的战功,记得总督曾经在黄忠考究系列中说过,民间说的那个什么三国武将排名不靠谱(总督已经不太记得了),孙策参与的战争,接近黄忠的十倍,破击刘表军队不计其数,黄忠当初随刘磐欺负一下豫章太守孙贲、庐陵太守孙辅还可以,但是太史慈来镇守之后,刘磐、黄忠就没表现了,侧面印证太史慈>黄忠(当然是总督个人的观点),而太史慈又不及孙策,所以暂时排名
孙策>太史慈>黄忠
另外,可能是孙策觉得自己太强大了,或是家族基因作祟,开始浪了,这也是孙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那么孙策又是因为什么事情早早的退出争霸舞台的呢?请看下回——奈何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