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力有限确是领导,凭什么?

一.崇高的信念

        一个成熟的领导,在自己崇高的信念面前,坚定不移,哪怕是危及到性命都不会眨眼。没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给别人以信心,就不能给别人以动力,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领导者都胆怯了、退缩了,团队就会散掉。而信念不够崇高也不行,比一下水浒里的宋江,一个没有崇高信念的人,最后被招安了,他的最高理想就是这样,所以他就葬送了他的团队。

二.不需是个“全能人才”

        领导都不可能是个全能人才,正因为他不是全能人才,他才会欣赏有本事的人,能包容“能人”们的其他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充分发挥属下的才能和积极性。当年屋懿抓住蜀国的小兵,问他诸葛亮每天都干些什么,小兵想这个不算军事秘密吧,就说丞相凡事责罚20仗以上的军法事宜都要亲自监督,司马懿就知道了,诸葛亮胡子眉毛一把抓,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太能干的领导,敌人没来,自己先累死了。

        开始创业的时候,为了生存,有一个非常能干的老板是必须的,一旦生存问题解决了,作为领导的就要考虑,怎么样给下属搭建让他们发挥自己价值的平台,同时去寻找那些能够弥补自己不足的下属,而不是事必躬亲,甚至在一些专业问题上不懂装懂,这样一方面搞的自己筋疲力尽、忙于应付,自然丧失了发展的余地,下属被束缚住了手脚,事业就陷入了发展的瓶颈。诸葛亮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谁都不放心,不培养使用锻炼年青有为的干部,诸葛亮如同一只鹤站在鸡群里,鹤一死,则剩一群草鸡了,后继乏人,不失败才怪呢!

三.要有“仁德”之心,奖罚分明

        领导要有仁德之心对待下属,不要恶意算计自己的下属,应带领他们一同努力,共同成长,一起成功,决不能象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或者“飞鸟尽、走狗烹”。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过重大作用的人一定要重赏,反之,有对事业起破坏的人,一定也要重罚。作为领导不因喜而乱赏,不因罚而乱权,一视同仁才能把团队领向芝麻开花节节高。

四.会用人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如果没有了人,一切财富都没有任何意义,人是所有财富的创造者,一个领导者,如他会用人,他一定是一个成功者。

        刘邦在取得天下后的庆功宴上说“我会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赈国家,抚百姓,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都是当今的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故得天下,项羽只有一范增,尚不能用,难怪为我所灭了”。

        刘邦的这一席话,说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在古代改朝换代的战争中,谁取得了众多的人才,谁就能取得胜利,其实是在打一场人才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