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AI静悄悄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一年一度的秋季发布会正式开场。苹果CEO蒂姆·库克准时出现在ApplePark的乔布斯剧院,主持这场被命名为“Awe-dropping”的发布会。


库克一开场就点明了整场发布会的核心:“设计一直是苹果公司和业务的基石。设计不止关乎外观和感觉,更在于如何运行。”


与往年市场热议“创新乏力”不同,此次苹果产品线进行了大更新,比如,全新的“轻薄”产品线iPhone Air取代了此前的Plus版本,是“苹果史上最薄iPhone”,成为本次苹果发布会最具看点的产品。


AirPodsPro3AI耳机?


作为苹果最畅销的可穿戴产品之一,AirPods Pro系列率先亮相。


AirPods Pro3的最大亮点在于搭载Apple Intelligence(Apple AI)驱动的实时语音翻译功能(Live Translation),支持双向即时翻译:当双方佩戴AirPodsPro3并连接iPhone时,耳机会自动降低原声音量并播放翻译语音;若对方未佩戴耳机,可通过iPhone显示或语音播报翻译内容。


在Apple Intelligence驱动下,用户可凭简单的手势启动实时翻译,AirPods Pro3在利用主动降噪调低说话人音量的同时,会将转换后的语言播报给用户。同时,用户的回答也能够通过屏幕上的文字转写功能以对方的语言呈现,起到实时跨语言沟通的作用。而如果双方都佩戴AirPods Pro3,无需手机屏幕的加入,这个跨语言对话功能将进行得更加顺畅。


AirPods Pro3新增心率传感器,利用光电体积描记(PPG)技术实时监测运动心率和热量消耗,并支持多种锻炼模式。


此外,AirPods Pro3的主动降噪功能显著优化,ANC能力相比上一代提升约2倍,同时配合泡沫耳塞提升隔音与佩戴舒适度。AirPods Pro3支持IP57等级防水防尘,电池续航方面,ANC模式下可使用8小时,透明模式下最长可达10小时。整体来看,AirPods Pro3在实时翻译、健康监测、防护性能和降噪体验上实现了创新突破,定位于音频、健康与跨语言沟通的旗舰耳机。




价格方面,AirPods Pro3官方售价为1899元。


Apple Watch系列,依旧主打健康牌


Apple Watch系列共有三款新品,均搭载了S10芯片,并支持5G网络。


Apple WatchSeries 11更加轻薄,升级了坚固耐用的Ion-X玻璃显示屏,抗刮能力更强。首次纳入监测范围的健康指标是高血压。Apple Watch S11能够利用光学心率传感器,分析血管对心跳的反应来监测慢性高血压。算法将在后台分析30天内的数据,一旦识别到高血压征兆就对用户发出提醒。


苹果介绍称,有超过10万名参与者参与到这一系列研究中。尽管无法检测出所有的高血压病例,但公司预计仅第一年就能提醒超过100万未诊断出高血压的用户。这项功能预计很快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将在15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包括美国和欧洲。

睡眠功能加入了睡眠评分。用户将得以了解睡眠时长、就寝规律、醒来的次数,以及每个睡眠阶段的持续时间,Apple Watch将对每晚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分类和评分,帮助用户了解如何改善睡眠。


Apple Watch SE3首次加入了全天候显示屏,这曾是S系列与SE系列最直观的差异。另外,Apple Watch SE3首次支持快充,充电速度提升至2倍,用户充电15分钟可以使用8小时。同样采用了坚固耐用的Ion-X玻璃显示屏,增加了腕部温度感应功能,用于估算可能的排卵日期;还新增了睡眠呼吸暂停检测和睡眠评分功能。电池续航时间可达18小时,充电速度提升2倍,其售价为1999元起。


Apple Watch Ultra 3配备了更大尺寸的屏幕,并且采用广视角OLED技术,让屏幕从倾斜角度观看时,亮度比以往更高。机身使用钛金属,搭配蓝宝石玻璃,保障了其耐用性。为覆盖极限场景,苹果大幅提升了Apple Watch Ultra3的卫星通信功能。团队重新设计了无线电和天线系统,可连线地球800英里外的卫星进行沟通,支持通过卫星发送SOS紧急联络信号。其最长续航提升到42小时,满足长时间外出使用需求,售价为6499元起。




iPhone系列,大变样的一代


入门款iPhone 17外观方面没有太明显变化,依旧采用6.3英寸屏幕,最突出一点是支持ProMotion技术,自适应刷新率最高可达120Hz,户外峰值亮度可达3000尼特。其摄像头有所提升,采用4800万像素融合式双摄(主摄+超广角)系统。其中,融合式主摄即为在主摄像头加入2倍长焦。


iPhone 17搭载A19芯片,由3nm制程工艺打造,内嵌6核CPU和5核GPU。为配合AppleIntelligence,芯片配备优化的神经网络引擎,加上更大的内容缓存,设备端生成式模型和大语言模型运行速度可以加快,GPU运行效率相比A18提升20%。


续航方面,iPhone 17最长可达24小时,在电量耗尽时充电速度更快,20分钟可充至最多50%。




iPhone 17有薰衣草紫色、鼠尾草绿色、青雾蓝色、白色以及黑色5种配色,提供256/512GB两种版本,售价为5999元和7999元。


iPhone Air取代了以往的Plus系列,带来本届iPhone外观方面最大的惊喜,它的厚度仅有5.6毫米,是迄今为止最薄的iPhone。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iPhone发布了4款新机,分别是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其中的轻薄款就叫iPhone Air,中间没有“17”。


在iPhone Air上,苹果首次在机身前后都使用了超瓷晶面板,中框采用钛金属。其屏幕大小与刷新率表现与iPhone 17基本一致。


为达成超薄效果,苹果重新设计了外凸平台,以容纳摄像头、芯片和核心系统模块,并将其余空间规划给电池。并且,苹果用eSIM技术取代了传统卡槽。国行版本首发,但只能使用联通卡,而且需要用户携带身份证去营业厅办理,后续是否会有其他运营商跟进仍需观望。


苹果为iPhone Air配备了A19Pro芯片,CPU和GPU均为6核。为支持AI计算,其GPU每个核心内置神经网络加速器,GPU峰值运算能力高达A18Pro的三倍。




iPhone Air有天蓝色、浅金色、云白色和深空黑色4种配色,提供256/512和1TB存储空间,售价为7999/9999/11999元。


iPhone 17 Pro与iPhone 17 Pro Max是性能用户重点关注的对象。两款机型同样采用A19Pro芯片,苹果为机身重新设计了全宽度的摄像头外凸平台,以集成天线和全新的Pro级拍摄系统,并采用全新散热系统,帮助铝金属一体成型式机身快速散热。就eSIM机型而言,视频播放时长来到39小时。


拍照方面,iPhone 17 Pro/Pro Max背部3颗摄像头首次全部升级到4800万像素,且全部是融合式摄像头,图像处理管线的解析力也有所升级。其中,长焦镜头支持4倍光学变焦、100毫米焦距,以及8倍远摄变焦、200毫米焦距。


在iPhone 17系列中,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是一个亮点。它首次采用正方形的传感器尺寸,是上一代传感器两倍大小,这是为了减少握持方向对取景限制,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取景都会有更高分辨率的照片和视频。


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还让用户不用转动就能完成横向构图、人物居中,自拍时也可利用AI自动拓宽取景范围以及旋转取景框。它同时支持视频防抖,以及前后摄像头的同步双拍。




两款Pro机型拥有星宇橙色、深蓝色和银色3种配色,Pro提供256/512GB和1TB存储空间,售价分别为8999/10999/12999元;Pro Max则在Pro还有一个2TB版本,售价分别为9999/11999/13999/17999元。


苹果的AI静悄悄


今年的苹果秋季发布会时间明显比往常短,仅为1小时15分钟,去年浓墨重彩的AI功能,今年并未重点提及。


尽管库克表示,公司“正在实现iPhone有史以来最大的飞跃”,但这场新款iPhone发布会上对于AppleIntelligence的着笔极少,去年与发布时苹果对AI的大肆宣传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苹果承诺部分AI旗舰功能将在年内(2024年)。


今年,苹果更多地谈论AI在后台如何驱动功能,而较少强调将AI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与上个月谷歌Pixel10的发布会以及三星1月份的发布会形成对比。苹果在AI智能体布局方面落后,不足以将这一辅助工具置于舞台中心,因此这次发布会更多聚焦于硬件,以及AI如何在幕后提供支持。


苹果在发布新款Apple Watch时,对AI的提及同样显得仓促。高管们强调,苹果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在30天内分析用户血压对心跳的反应。这依托于涵盖超过10万名参与者的一系列研究。


长期以来,苹果一直因在AI竞赛中落后而备受批评。最近至少有10名员工从其AI研究部门离职,其中上周就有4人,不少人跳槽到了Meta、OpenAI等对手那里。


实际上,2024年6月,苹果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宣布AI落地战略,涉及两项核心内容:一个是Apple Intelligence,一个是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与OpenAI的合作。其中,Apple Intelligence本身,并不涉及到与合作伙伴的合作。


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Apple Intelligence由多个高性能生成模型组成,这些模型专门针对用户的日常任务,其具体功能包括用户校对文本和提供紧急邮件摘要、优先置顶推送、生成创意图片等。


而从设备落地的角度来看,Apple Intelligence包含本地模型和云上模型两个板块。其中本地模型指的是在本地设备上可以直接运行的包含约30亿参数的语言模型;而云上模型,指的是可通过私有云计算并在Apple芯片服务器上运行的更大云端语言模型。


但是,无论是本地模型,还是云上模型,其实都是苹果自研的,与合作伙伴无关。


而在苹果与OpenAI的合作方面,iPhone、Mac等设备可以接入到第三方的ChatGPT,这主要涉及两个场景:当用户在Siri中进入资料查询问答时,Siri会提示用户,想获得更多信息可以连接ChatGPT;当用户在使用书写功能的过程中,会拥有一个Compose(撰写)的功能;在使用该功能时,系统会调用ChatGPT的能力。


除了以上两个场景之外,苹果面向普通用户提供的所有与AI相关的功能,包括屏幕识别、文本处理等,其实都是自研的。


苹果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自然是基于其自身采取的软硬结合的产品策略,面向用户推出特定的功能,同时也在用户需要(第三方大语言模型)的时候提供第三方选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苹果一贯注重的数据隐私保护策略,这也是苹果长期以来的「政治正确」。


在2024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后,这项功能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就面临着数据和监管问题,于是苹果不得不寻求本土合作伙伴。


百度与苹果之间有十几年的本土化合作关系,双方早在2012年就已经达成了合作,基于该合作,iPhone和iPad用户将可以使用百度搜索引擎。2015年,百度还取代Bing成为Siri在中国区的默认搜索引擎。基于双方的合作基础,苹果AI入华的首选是与百度合作进行AI落地。


不过,在“漫长”的周期里,在中国本土AI落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苹果与百度的合作始终没能正式公布,业内媒体的报道让这次合作变得扑朔迷离,阿里巴巴、腾讯、字节,甚至也包括一些体量并不大的大模型创业公司,比如智谱、DeepSeek,都曾传出与苹果合作的消息,但结果是苹果AI至今仍然未能进入国内市场。


在2024年秋季发布会后,苹果在官网表示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将于10月首先投放到美国市场,12月投放到英语国家市场,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英国等,明年(2025年)开始投放到中国、法国、日本、西班牙等地。


如今,苹果中国官网显示:“Apple智能(苹果AI功能)是深植于iPhone中的个人化智能系统,能根据你的个人情境为你在写作、表达自我、处理各种事务上提供协助,让一切更简单轻松。Apple智能推出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目前,整体AI应用正在加速普及。到2025年底,预计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将具备AI功能,高于去年的仅9%,而AI相关应用下载量已超过10亿次。显然,用户在日常体验中对AI的需求日益增长。


市场研究机构Omdia(原Canalys)数据显示,2019年—2024年,苹果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逐年增长,从2019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4%,但今年上半年,苹果的份额下滑至19%。与去年全年相比,今年上半年苹果在美国、西欧、东南亚的市场份额较稳定,在印度的市占率从5%上升至6%,其他地区的出货量也从20%上升至24%,只有在中国的份额发生了明显下滑。


未在中国开放Apple Intelligence的情况下,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4.1%,华为出货量虽然同比下降了3.4%,但市占率时隔四年重回榜首,苹果出货量则同比下降1.3%,市占率排名第五。


在中国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占据约40%份额,但由于缺乏内置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一些用户转而使用豆包等第三方应用。若不能加速AI部署,苹果可能将市场拱手让给软件集成更深入的本地安卓品牌。参考此前的案例,iPhone16e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的用户使用情况较好,但在新兴市场的普及较为滞后,主要原因就是缺乏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