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https://www.cnblogs.com/qishui/p/5428938.html 处学习。
从 慕课网 翔仔老师 处学习。
从 百度百科 处学习。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图是好图啊,可是我看不懂的太多...慢慢理解吧.jpg

我现在的理解加上大佬博客讲的例子,记一下OSI吧。

1、物理层:(网卡)
定义:

物理层不是具体的物理设备,而是定义物理设备的标准,比如网线的类型,光纤的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这样的参数。

主要作用:

传输比特流,01011100101... 转化成电流大小强弱 再转化成比特流 0100111... (数模转换,模数转换)

2、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定义:

从物理层传来的比特流可能传输有错,或者传输漏掉。所以有了数据链路层。

主要作用:

格式化数据,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将比特流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交换机对帧解码,并根据帧中包含的信息发送出去。

3、网络层:(路由器,IP协议)
定义:

从数据链路层发送来的数据多个节点发送到目的地,那如何知道目的节点是哪个,最佳路径是什么?然后有了网络层。

主要作用:

将网络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决定了如何将数据从起始地发送到目的地。通过 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可选路由花费,决定从节点A到节点B的最佳路径。此层数据——>数据包。

4、传输层:(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TCP协议,UDP协议)
定义:

随着网络通信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通信过程需要发送大量数据比如海量文件。数据一旦多,所需时间自然很长。而网络在通信过程中会中断好多次。为了保证大量文件的准确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切分,切割为一个一个的段落进行发送。那么如果有段落漏掉了怎么办?重传?段落之间是否需要按照切割顺序到达节点?然后有了传输层。

主要作用:

解决了不同网络之间主机的数据传输,并解决了传输质量的问题。传输协议,流量控制,基于接收方可接受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按照网络能够处理的最大尺寸将数据切割(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500字节的数据包)。传输层将数据切割之后,对每一个数据片安排一个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包协议。

5、会话层:
定义:

封装过后的信息已经可以发送到接收方,但现在每次还需要TCP去打包,IP去找路由。这样当然不行,所以建立一个自动收发包,自动寻址的功能。这就是会话层。

主要作用:

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层使用校验点,在通信会话失效时从校验点恢复通信,这种能力对于传输大文件很重要。

6、表示层:
定义:

当解决不同系统之间通信的语法问题(比如windows和linux)。有了表示层。

主要作用:

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格式化因网络所使用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7、应用层:(HTTP协议)
定义:

发送方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发的是什么东西,转化成字节有多长。但是接收方不知道,所以应用层的网络协议诞生了。

主要作用:

规定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使用固定长度的消息头消息头必须使用某种固定的组成。而且消息头里必须记录消息体的长度等一系列信息。方便接收方能够解析发送方发送的数据。

OSI.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
    随风飘荡的小逗逼阅读 970评论 0 4
  •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
    流光汐舞阅读 3,380评论 0 3
  •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
    流弊的小白阅读 888评论 0 2
  • 1.ISO/OSI七层模型 下四层是为数据传输服务的,物理层是真正的传输数据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主要是写...
    sys1211阅读 7,348评论 8 6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
    Fi的学习笔记阅读 3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