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怀特海著庄莲萍 王立中 译注.
作者是英国的数学家,数学家来讨论教育,已让我充满了好奇。
1)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认识一个加拿大退休老人,他平时教教非英语国家的年轻人学学英语,假期里和老伴开自家的游艇出游。我告诉他我的父母和他同龄,没有上过学,甚至不识字;我父母那一代人,很多人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没上过学是件稀疏平常的事儿,后果也不过是可选择的职业范围狭窄一点罢了,可在他看来,没有受教育是非常不幸的,他那种悲怜的口气好像对待一个丧失重大功能的残疾人那样。在他眼里,没有受“教育”不仅仅会导致经济能力不如一般人,可能会缺少作为人的很多体验和享受。显然,他所理解的教育与我们是不同的。
教育是干啥的?接受教育就是上学识字,学习数理化历史地理等等,然后找到好工作,多快好省地拿到票子?国家拿钱办教育,也是为了得到搞建设的合适劳动力。大家自然而然地计算,大学毕业或留学回来,多少年才能收回投入的成本。我隐约感到,如果把教育者比作农夫、园丁,还是不够的。成功的稻谷农夫丰硕的收成是可见的,而人类农夫收获了可见的收成就是诸如,出色的科学家,或者什么专门人才,可这也不算真正“成功”,因为,人类是有感受的,人才不仅对他人要有用,还要自己感受清晰。人对他人做出出色贡献的前提是具备健全的自我感受。什么才是感受清晰呢?我认为,就是笃定那3大著名的问题的答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答案可以更新,但不可含糊或迷茫。这是人类感觉幸福的全部秘密。
怀海特说,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岁到30岁之间发生,而训练这种自我发展,最重要的应该是12岁之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我希望在后文中能看到他对“自我发展”有详细的解释。
怀海特说教育的目的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的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教育是个宏大的课题,以我现在的水平,只能看到些斑驳的光影。但愿通过读淮海特这本20万字的书,我能多得到更多一些的理解。
以下是我淮海特的一些关于教育的目的的阐述,由于本书源自于演讲稿,所以,并无法看到系统的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但这些论述是我所喜欢的。
----教育使我们能举一反三地理解生活。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利用不仅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方法。所谓利用,就是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好比学到了知识要用生活这个消化系统来消化,把营养输送给人生。
---普通的文化修养旨在鼓励心智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文化修养知识,而另一种课程仅仅传授专业知识。为普通文化修养教育而设置的科目,都是需要专门学习的特殊课程;另一方面说,鼓励一般心智活动的方式之一,就是培养一种专门的爱好。不可能把这种浑然一体的学习过程进行分割。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
----只有通过专门的学习,人们才能欣赏一般思想的确切表达,领会这些思想被表达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领会它们对理解生活的帮助。在抽象思维的理解中和对具体事实的分析中,人们的思维能力经受了训练,经过如此训练的大脑的思维能力,既能极为抽象,又能极为具体。
----培养对风格的鉴赏。这是一种对风格的感知-----一种审美感----对一个被预见的结果的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地赞美。有了风格,你的力量得到提升。风格是专家独享的特权,谁听说过业余画家风格?业余诗人的风格?风格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对文化的特殊贡献。
对教育的目的,有了一些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