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经典著作。内容主要是围绕哈桑和啊米尔两位少年和风筝的故事。
啊米尔是上层社会人家的少爷,而哈桑是他们家仆人的孩子。哈桑刚会说话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啊米尔的名字,从那一刻起,冥冥就注定着他与啊米尔是分不开的,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精神上。
啊米尔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在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害死了妈妈,所以父亲一直怨恨他带走了貌美的妻子而他也因为如此,在父亲面前,有些怯懦。哈桑也是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他没有见过。
童年时期,哈桑和啊米尔都是彼此最好的玩伴,不是朋友,至少啊米尔是这样认为的。高高在上的阿富汗普什图人怎么会是身份低位的阿富汗哈扎拉人的朋友,好像不配吧。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一直是啊米尔对哈桑有偏见的原因。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啊米尔有的东西,父亲总会给哈桑买一份,由此常常让啊米尔很生气。
男孩子是顽皮的,尤其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两个孩子打架总是哈桑出头。在阿富汗,追风筝是个习俗,谁追到被割断的风筝,就属于谁。在那一年,啊米尔为了博得父亲的赞扬,在那次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证明啊米尔少爷的成绩,去追回第二的风筝。而那天,哈桑受到一个经常辱骂他“父亲”的小孩阿塞夫的侮辱。阿米尔其实看到了这一幕,但是他并没有勇敢的站出来保护哈桑,像哈桑那样保护他。阿米尔逃避了,他逃避了自己的内心。
面对受伤的哈桑,阿米尔的内心在受谴责,他愧对他。无数次,啊米尔希望哈桑能够狠狠的打他惩罚他,能让自己好受些。但是哈桑不会,他一直忠诚于他的啊米尔少爷。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吧,阿米尔把生日的时候父亲的好友拉辛格送的生日礼物和钱偷偷的放到哈桑的房间里。让爸爸误认为是他偷的,而哈桑也承认了是他干的。
阿米尔的行为逼走了哈桑一家,也逼走了他自己的良知。为躲避战争,阿米尔一家前往美国,而阿米尔家交由拉辛格保管。
在美国的时候,爸爸因肺病去世。拉辛格最后找到了哈桑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哈桑有了妻子和儿子,儿子叫索拉博。后来哈桑和妻子被塔利班处死,索拉博被送到恤孤院,后又被塔利班人带走。
拉辛格的一通电话,告诉阿米尔,这有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被告知了事情的真相。知道真相后的他立即前往阿富汗,拯救索拉博。
其实,当时父亲和阿米尔撒了一个慌,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前父亲对他的好,现在可以解疑了。而阿米尔前去拯救索拉博,也是拯救他对哈桑的情感也是拯救他的内心。
塔利班头目,正是当年的啊塞夫。要想救回索拉博,首先要解决陈年旧事,阿米尔被打的很厉害,但他很心安,好像是哈桑在惩罚他。
索拉博用弹弓救了他,阿米尔答应他,会把索拉博带回美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签证问题,索拉博需要再次送往恤孤院,但是索拉博用自尽的方式拒绝了。
从鬼门关回来的索拉博,没有笑过,他跟随阿米尔去了美国,最后因为风筝,他笑了。
其实,追风筝的人写的是哈桑,这一辈子都在追逐,又好像,他一辈子都在追逐这阿米尔少爷;而风筝,又代表了自由、良知、救赎。阿米尔也在追风筝,正如他的父亲一样,为了救赎,倾力于慈善方面,而阿米尔,为了救赎,救回索拉博,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像哈桑曾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他是一个忠诚,善良的,他忠诚于他的阿米尔少爷,忠诚于他的良心。阿米尔,如果他不去拯救他的良知,那么他将一直受着良心的谴责,千千万万遍。
这部著作,是不朽的、是传奇的。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政治纷争的黑暗性,更多的是揭示的人性的弱点。
这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希望我们永远不去走。我们要用感恩的心去感谢社会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