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了10几年球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曾经足球踢得非常好的朋友,在几年不碰球后,回到场上后球感全无,像个初学者一样触球、传球。这类现象在其他领域也很常见的,比如我一个同事在IT某个方向深耕了N年,他说如果半年时间没有刻意得做这方面的技术工作,再次去做的话也会不知从哪里下手好,“忘光了”。看来肌肉记忆和我们的记忆有相通之处:可以从神乎其技的熟能生巧淡忘到毫无感觉的一点不会。
学习也是如此。大多数人,从学校出来后就不再刻意的、主动的学习。即使当时的学霸,由于长时间的疏离学习,也慢慢失去了学习的感觉。而很多当时学习(成绩)平平的人,保持自我教育,信奉终身学习,学习的感觉一直在。从这个角度看,有些人只是学习上的一时猛,这个“一时”主要是集中在校园里、被动式的;而终身学习的人,是学习的久,是主动的。久比猛重要,主动比被动重要,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感觉”。
什么事情是真正值得去做的呢?我的标准是可以做很久的事。学习自然是其一。而一件值得做很久的事,需要做得久才能有真正的起色。学习也如此。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或则问,学习为什么这么重要?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给出的答案是:学习就是一把万能钥匙。通往IT工程师世界的大门、设计师世界的大门、投资世界的大门……都有公开的一把万能钥匙:学习。一个人如果对IT、设计和投资真的感兴趣,他只要开始学习,他一定能打开这些大门,入门。继续保持着学习,他也一定能在这些领域做出成绩。
如果我们不学习呢?这个世界的各类大门对于我们而言就是紧闭着,而我们没有钥匙去打开他们。那么,我们的可能性就丧失了。久而久之,我们最终陷入了贫瘠,这让我们变得非常脆弱。
成果,是持续学习的自然结果。如果没有学习作为前提,一味冲着想要的结果去,冒进不顾风险,想要的结果反而会是遥不可及——甚至,这些结果是你无法触及的事,因为你无法打开那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