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思考“标题党”


小半月没有登录简书写文,今日一上来,被首页推荐的第三篇文章——“985,211的学生为什么不逛简书?”给震惊了。

又是985,211?一个写作平台的用户群体分析都要带985,211了吗?

然,这个用户群体分析,并非官方给出的数据统计。

有写文的,下面也有用户评论的,各抒己见。


对于他人的文章,我也只是看客,不予置评。

不过可以印证的一点是,作者的标题确实自带话题。

升学带985,211;

考研话题带985,211;

春季招聘带985,211;

985,211真的很忙的。


说到标题,不禁联想到“鸿茅药酒-谭秦东”的事件,以“鸿茅药酒是毒药”的标题开局。局面在采访谭的相关视频中,多次提到为什么用并是否还会用“毒药”二字,以及笔录里用“博取眼球”的字眼凸显用词的目的。

事件仍在调查中,大众希望有一个最接近于真相的结果。


事实上,我一直认为,现在我们知道真相的可能性站立在极大与极小的两端,并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来立住我们可以看清真相的脚。

在网络越来越活跃的自发声时代,在铺天盖地的零碎信息轰炸的时代,在充满着炒作、键盘侠与舆论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太多的不确定性的信息,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都希望在某些事情发生了之后,能有一个权威、公平、公正的渠道去还原一个最接近于事实真相的结果。

有些事件因为有预防,比如提前的监控拍到了小偷小摸的行为;有些事件因为有后续,比如对一些事件的专业媒体跟踪、后续报道与监督。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证据确凿,才得以事实复盘。那其它的呢?

那只是一个“谜”,或者你只愿去相信那是个“谜”。


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越发对于事实真相的尊重与敬畏。

众说纷纭中,哪个人的观点才应该被采信?

怎样的文字衔接才没有歪曲他人的观点?

怎样的文字陈述才是最适合的衔接表述?

怎样的文本安排才不会扰乱大众获取事实的视线?

个人坚定的真相怎样才能普及给大众?

你的真相,就是他人要的真相吗?


有些真相并非不是他人不给,一部分是你不愿相信,不相信他人给出的判断是最接近于真相的;另一部分是无法抽身去对繁多纷杂的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

生活中的大小事,即便是真的想知道真相,也只是出于一时的好奇心,做个看客,并非以专业执着的态度去激发“很想知道真相”的潜能。所以,就懒着听别人说吧,说的人多的就是对的,少数服从多数;他说的也挺对,我愿意相信;我相信他的观点,因为他从来不骗人。

以前总说的“流言止于智者”,如今却总能看到“三人成虎”的大小事件发生,让人不得不去恶补学习危机公关管理的知识,设身处地地去模拟实践“万一哪天被谣言缠身该如何化解危机”。


书读少了,就容易想太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那年,我7岁。 老爸骑自行车去集市上买化肥,我说我也跟着。爸爸妈妈都说不行。 结果,爸爸骑车顺着村里的路走了,...
    乡下人老二的日记阅读 382评论 0 0
  • 第九章 合作 文/张悠扬 “千娇郡王可安好?”付姿反问池归云,池归云愣了一会儿,便笑道:“你什么意思?” “只是单...
    张悠扬阅读 410评论 0 5
  • 01 今天的天气可真不好,这都已经早上七点多了,天却还没敞亮。外面下着雨,不时刮起一阵风,将那洋洋洒洒的雨吹得飘飘...
    PengDao阅读 490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