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维 读书笔记和感悟

结构


深度思维

一. 因果分析


向前推测原因 - 5why法

  1. 明确目的 有目的地且向有意义的方向不停追问原因 问到没有意义/循环/世界的本体时停止
  2. 注意多分支 尽量不要向无法控制的方向提问
  3. 解决时应当 标本兼治 因为"根本"往往难以一下改变, 需要一定的时间
  4. 对于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隔离/隔断法 将损失降到最小
  5. 要疑问而不是质问

PS:

  • 原因: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往往是特殊的间接原因)
  • 四因说: 形式因 质料因 目的因 动力因
  • 一个结果往往对应多个原因

向后预测结果 - 5so法

  1. 对一个现象不断追问其可能/必然导致的结果 问到概率很低没有什么意义为止 从而预测未来的结果/趋势
  2. 必然推论 和 随机推论 (概率性) -> 一个逻辑链中的随机推论越多 后面推论的概率和威力均会减弱 即乘法原理
  3. 可以通过自然的等待 边走边看 可以"提升"概率, 但不能解决力度损耗问题(如果存在的话)

PS:

  • 思考是建立在有知识的基础之上 知识(专业知识)/思维二者其一的缺少 都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 广泛的谈论并不代表普遍的掌握

二. 换位思考 决策, 文案, 设计, 谈判, 交流, 管理


  1. 换位思考 -> 思考, 感受别人内心所想, 并以此为依据来推理和行动
  2. 前提: 要对他人/群体有一定了解
    例如 看重什么 需要什么 缺乏什么 他们的心理/精神 物质 经历 环境等等

方法:

  1. 有过类似经历体验的, 可以再次调出那些经历和体验
  2. 没有经历过的可以临时体验一下
  3. 无法体验则可以找有相应经历的人帮助自己思考 (例如:直接找客户试用然后提意见) -> 快速迭代和改进

练习:

  1. 如果我是他, 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2. 观察他人喜好
  3. 抽离自己 从旁观者视角看

八顶思考帽 自己/会议(同一时间所有人从同一个角度来看) 然后综合

  1. 数据, 事实 和 资料 // 早期用 原始材料积累
  2. 感性直觉 // 对比前后变化来判断事情进展是否顺利
  3. 乐观
  4. 悲观 -> 预估风险
  5. 创新, 激进
  6. 保守
  7. 细节分析
  8. 全局分析 领导 和 总结 // 最开始, 中间混乱时, 结束时

PS:

  • 圈层限制
  • 错位竞争
  • 换向思考 逆向, 反向
  • 不要什么时候都以自己为中心思考问题

三. 可视化思维 借助外部存储器 和 图像


知识 -> MindMaster思维导图, 流程图 -> Visio, 其他 -> EXCEL/...

矩阵分析法(二维)

  1. 情况数 = A维度状态数*B维度状态数
  2. 可以手写 也可以用EXCEL
  3. 安索夫 SWOT ...


    安索夫矩阵

仪表盘 借助外存提醒 手机/电脑桌面, 工作桌前墙上, 家门口, 冰箱上

  1. 各种观察角度
  2. 待办事项
  3. 思维和行为提醒
  4. 碎片灵感
  5. 检查性提醒
  6. 流程图
  7. 原则
  8. ...

PS:

  • 拖延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其他选项在当下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比你应该做的更有吸引力
  • 两个五分钟原则:
    1. 五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立马去做
    2. 当你很难开始做某一件事时, 其实这件事也没那么难, 无脑 -> 先做五分钟再说
  • 衡量难易程度 1. 技术难度 2. 耗时度
  • 衡量重要程度 1. 损益程度 2. 影响广度 3. 后续影响深度 (多米诺骨牌)
  •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人对于未处理完的事, 比已处理完的事印象更加深刻 -> 写在纸上防止干扰, 做完当下的事再去看 例如: 书名, 电影名, 不知道的概念...
  • 知识 ≠ 能力
  • PEST分析

四. 流程思维


秘籍思维: 企图用一个简单的秘籍来代替复杂的成功规律. 对单一方法的依赖会让人不再成长

全流程优化: 把一个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子过程 对每个子过程进行优化 //反面 -> 全流程损耗

  1. 复利属性(乘法原理)
  2. 独立性流程: 前一个子流程对后一个子流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没有复利属性
  3. 关联性流程: 前一个流程对下一个流程有较大影响
  4. 独立性流程和关联性流程混合
  5. 并行流程和串行流程
  6. 并行流程风险小, 我们可以把重要的/容易出问题的串行流程转换成并行流程或者给出备用方案
  7. 并行流程和串行流程混合
  8. 优化顺序: 从最重要的开始优化 重要度衡量标准 1. 损益程度(往往是最弱的提升最容易) 2. 影响广度(一般多方交汇处影响广度大) 3. 后续影响深度 (多米诺骨牌)

五. 生态思维: 思考某个事物时不仅要考虑这个个体, 也要考虑他所处的环境, 环境中的其他个体, 该个体与环境中的其他个体的关系, 该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 淘金模型(共生模型): 你的机会不仅仅在于黄金, 也在于其背后的生态
  2. 森林模型: 适当避让强者/巨头 包括时间 空间 食物/道路
  3. 池塘模型: 自己建立一个小生态/平台

六. 系统思维 系统 ≠ 部分之和


系统动力图 (正/负反馈) 注意分支

  1. 奇数个 "-" 则是负反馈 偶数个 "-" 则是正反馈
  2. 因果闭环
  3. 注意各个部分的关联
  4. 注意系统和个体之和的不等性 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性质
  5. 动态看待

改变系统架构 构建正反馈循环

  1. 画系统动力图 判断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2. 识别可以调整的节点和流向
  3. 调整的节点和流向

构建良性循环

PS:

  • 期望路径不一定是最佳路径
  • 适当的剩余 -> 计算时间/成本/资源时流出剩余 以备不时之需

七. 大势思维


  1. 政府政策, 科技发展, 资金走向, 资源能源, 群体需求的改变, 人口(数量, 分布等)变化
  2. 趋势是需要 人/组织推动 和 规律支撑的 -> 人/组织越强 或 规律越强 趋势越宏大, 确定性更高
  3. 马太效应: 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

PS:

  • 选择的重要性
  • 自我投资的必要性
  • 转换 知识 -> 财富 利用马太效应积累知识 转换成财富
  • 存量消化

八. 兵法思维


  1. 先"胜"后战 胜是指推演后大概率会赢, 但是这种思想太保守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
    运用凯利公式计算 投入比

    凯利公式

  2. 致人而不致于人 主动权/先手权非常重要 (棋牌, 球, 人际关系, 战争)

  3.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该蓄力时蓄力(知识积累, 经验积累, 体格锻炼), 该出手时出手

PS:

  • 大数定理
  • 有效市场假说 EMH
  • 围点打援

总结和进步方向


总结

深度思维

进步方向

  1. 分析方法的积累
  2. 分析 观察 综合 的训练
  3. 观察角度的积累
  4. 构建自己的仪表盘
  5. 换位思考训练
  6. 了解系统论
  7. 了解常见效应/规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