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杰书论《临池偶拾》

        说是书论,其实也就是自己日常习书的一些心得体会,之所以写成古文的形式,也完全是一种尝试和学习!因为古文更适合写成书法作品,白话文显然不太合适,限于本人才疏学浅,又是初学阶段,难免文不达意,错谬百出,至于有没有参考价值,更是不敢奢望,只当是自己学习的一个小结或是交流吧!现拿一部分出来现丑,恳请同道、师友不吝赐教!为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一(投师):褚遂良云:“良师不遇,岁月徒往”。学书须投明师(明非名),得“口传手授”之径,何虑书艺不精。若明师难求,则可投贴,以贴为师,观照临习,虽道路艰辛,然日课不辍,少加时日,也可入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二(入门):学书当由楷入门,固其根,规其本。更当选体:颜字肥腴,柳字枯硬,赵字圆熟……,虽各具风神,然特性凸显、面貌个异,不宜初学,欧字笔画刚柔相济,结体纳古逸今,中和之道,宜入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三(读帖):字贵多练,更贵多看,读贴贵细,应解笔画粗细、长短、斜正、出入、偃仰、顾盼、呼应之由,观之于毫末,了然于心胸,下笔方可有度,若草草观之,只识其字,不悟笔画出入之由,多书无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四(临帖):《书谱》有论:“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帖需精察细临,心悟手摹,贵精不贵多,应于一字一画上求反复、追精确、观形神。贪多、心急、抄贴乃临帖大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五(笔画):笔画,字之组成,如人之眼、耳、鼻、口,局部清整方可面目俊秀。笔画当求质感,应明丽媚好、方圆适宜。纵使一横,已能使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者,甚佳矣。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六(结字):落笔结字,不可死盯一笔而为之,眼有全局最为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七:(结构)楷书,无他,唯笔画、结构尔,笔画虽难,然稍下功夫,少加时日亦可精矣,唯结构乃书家毕生之功课。吾观当今之善楷书者,技之高下、优劣,多在结构尔。略综结字之要,大致有三:一须精临帖。即精察、细临、反复尔;二须工夫深。右军云:“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维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故知寒毡坐透、铁砚磨穿、临池不辍之理也;三须人品正。唐柳公权云:“心正则笔正”、清刘熙载亦云:“书,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初观诸词,似觉玄妙,欺人!然细品之,日久之,方会其妙,顿悟!笑恨己之书拙之故,人品差矣!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八(笔速):行书,贵愤笔疾书,龙飞凤舞是也!此语最谬。初习行书如蒙童学步,当扶之慢行。扶者,外力之字帖也;慢行,缓笔之慢临也,待精熟后,自能加快笔速。然非越快越妙,当知提按有度,使转合法,阴阳顿挫,缓疾相融,娓娓道来才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九(章法):右军书论有云:“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书法作品乃人之心理节奏在纸面上的展开,也有一个相对起、承、转、合的过程,“用笔在说话”,乃书作章法之精要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十(篇章):单字好不等于整句好,整句好不等于全篇好,其中艰辛,书作之妙,非笔成冢、墨成池、纸成山不能至焉!路人“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至之由”,……奈何“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草书释文: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鱼唱,醉弄扁舟,不怕沾天浪,江湖上,这回疏放,学个闲人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续……习书心得(11-20)! 敬请批评指正!为谢!! 魏云杰习书心得之十一(戈勾):戈勾(卧勾)之法,巧在用笔,...
    魏云杰阅读 1,565评论 1 8
  • 进入商场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像穿多了,额头有细微的汗。应该是暖气足吧,也可能是从车站走过来,确实是热了。从一楼坐电梯...
    十七又一阅读 318评论 0 1
  • 现在的我,依然憧憬小时候的生活,明明自己已经经历过了,可为什么还是渴望呢?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
    张桃子阅读 151评论 0 2
  • 开始五点起床。 今天 关掉了朋友圈 。
    希希希希希希希阅读 2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