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前一天晚上和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聊天,其间还有很多高中同学。不免聊到大学生活,她向我抱怨食堂饭菜难吃价高、宿舍条件差、学习氛围淡薄等等,末了不忘总结一句“果然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我并不认可这句话,但碍于当时热烈的气氛,我并没有和她作争论,因此有了这篇文字。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钻了逻辑的一个漏洞,它片面强化“期望越大”和“失望越大”之间的因果关系,把失败的责任全部归算于“期望大”,殊不知“满怀期望”到“满怀失望”的最大原因是人的不作为。同时它也有一点“犬儒主义”,这种缺乏自省的问责显得人短视而愚钝。
这句话的前提就错了,同时带有诛心的偏见。上了大学,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那种不快乐的状态,诸多不如意,感觉生活被一个巨大的玻璃盖罩住。罩外一切照旧,罩内缓缓升温和混浊起来。我也像她一样认为,今天这样失意和虚度时光,都是因为对大学生活有着过高的期待,可真是这样吗?我年龄渐长,心智趋于成熟,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更多的索求,这没一点问题。有问题的是,一是我对于大学生活的美好想象并没有倚靠现实,完全是拼凑众人的说辞去构想美好,二是我并没有拿出执行力去把这种想象变成现实,而是单纯归因于“期望太大”。比如说周末在宿舍睡到十一二点,叫个外卖打一个下午的游戏,我的学校附近有很多著名景区,一个学期才去了一次。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一次次被推延和弱化,我懦弱而愚蠢。懦弱在不敢正面问题,愚蠢在搞不清因果。
小的时候我也有很多期待,期待傍晚的彤云幻化出天狗的模样、期待铁树开花、期待卖糖葫芦的翘胡子伯伯经过家门口。那时我为了让它们实现,会坐在家门口的长椅上等暮色一层层涌上来、会翻阅植物百科去寻找让铁树早点开花的方法。期待背后藏着的自己已经变了,小的时候那个我哭笑都很结实和愿意付诸行动,去把愿景变为现实,现在则以为说出去的话就已经实现了一半,并没有认真做一些事情去推进和深入,末了再把责任推给“期望太大”。可期待背后藏着的欲望和索求却没变,不管是什么时候的我都渴望见识更多新鲜、有趣的东西,能天性舒展,人间快乐,但我现在却很少快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现在格外怀念童年的原因。
很多时候最后我们失望极了,但更多情况那不是对“期望”没有实现而感到沮丧,而是对臃肿、平庸、不作为的自己的深深厌恶。
生活里遍布这种广为应用的介于谚语和真理的句子,比如“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等等。仔细一想,这些话都有问题,虽然我并不否认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我的父亲现在已年过半百,是身子半截埋在土里的人,也劳苦了几十年,从七八岁就被丢到生活的车轮下艰难讨生活,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也没成为“人上人”。我对他成为“人上人”并不抱有特别的期待,我现在只希望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能在接下来的日子少吃苦头,该是含一颗糖看云漫来漫去的年纪了。这样的人是一棵棵树,组成了繁密的森林。因此我想所谓的人生,欢乐和盛景是远少于痛苦和衰败的,这次我十分认可自己写的这句,“人生短,苦却长”。来,驳我。
苏格拉底讲“不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如果生活完全没有问题,就没有审视的必要。这句话里面的对于生活的细心打量和怀疑态度是我奉行的。正如你我所知,这样和那样的"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充斥着生活,人都渴望困境挫败时有这么一方法论的指导助自己渡过难关,含存着一劳永逸的企图。可它们真的正确和万无一失吗?我看未必。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和体验,生活从来不会固若金汤,如果你认为是,那时因为你在无暇或者无力分辨真假。生活是摇摇欲坠的,在怀疑中往往能触碰到更真实的存在。
小心陷阱,大胆怀疑,敢于求证。选择一种怀疑、危险、不平稳的方式去打量和生活,未必会过地更加快乐,但要是对漏洞和假象都视而不见和一笑而过,又有什么意思呢?《理想国》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洞穴隐喻,一个年轻人和身边所有的人始终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洞穴里面,之前的春秋去来都是这样度过,有一天这个年轻人突然发现不能这样过活,他决定出去看一看,因为他的心里有太多疑惑缠绕,他滞重不堪。他自然受到了很多阻挠,但他还是去了,身影消失在清晨的大雾中。可惜我不会画画,不然我就会画下这个青年的肖像来,因此我打算为他这样的人写一首诗。我已决心要做这样的一个青年,这就是我的信仰了。
铁质的炉子内碳火旺旺地燃着,轻柔的舔舐着糖粒,糖衣散成灰露出糖果,滋滋作响而十分痛苦。可一会它却发出了甜蜜的味道,它明白,不用被含在口里仍旧很香甜。与其被含在嘴里,不如痛苦着散成灰,至少燃烧过。
来,一起翻滚和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