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读经典好书写读书感悟#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作为中国第一部历史类章回体小说、同时也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然而却很少有人能把它读完、读透。在日益浮躁的当今社会,能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经典的人也越来越少。
十八岁的我从小就是个历史迷,虽然不敢说读透了它,但对它的喜爱却毋庸置疑。我将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来浅析一下我心目中的《三国演义》。
既然是历史类小说,它的主题一定是历史。然而纵观古今,历史类小说何其多,为何单单它入了四大名著并让许多人痴迷不已?豆瓣一位网友的评论说出了我心中的答案:
“我想我们是爱那乱世的气魄:有心机谋略,有剑影刀光,有书生意气,有肝胆相向。”
汉失其禄,天下共逐之。于是,人才辈出,三分天下。一个最为传奇而又最为残酷的时代就此拉开序幕,乱世的气魄也自在其中。
论心机谋略,魏蜀吴的智囊团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卧龙诸葛亮、王佐之才荀彧、毒士贾诩、鬼才郭嘉等等等等,他们智计百出,创造了三国的许多神话,让后人佩服至今。相信读过《三国》的人,都会被他们的智谋所折服,甚至从中得到启发。
三国的武将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我们耳熟能详。辕门射戟,不需词语的修饰,就能让我们想象到持戟之人的神勇无匹;虎豹骑,短短三个字,铁血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赤壁之战,漫天彻地、火逐风飞,给人的画面感极强。在这本书中,乱世的金戈铁马、剑影刀光如真实般再现。
小时候读到《祢正平裸衣骂贼》和《杨修之死》,我始终觉得祢衡和杨修是咎由自取、愚不可及。后来才知道这叫“恃才放旷”,叫“书生意气”,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独有的一种情结。他们可爱又可怜,让历史长河变得更加星光熠熠。而现下万分流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个性和气节似乎成了笑话,但这不正是现在的人所缺失的么?
当然,跟所有演义类小说一样,《三国》里的英雄们还没有学会心硬如铁,他们之间也有惺惺相惜跟肝胆相向。不管是后世评价刘备与诸葛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还是曹操亲口说出的“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亦或是我们熟知的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都展示了他们的真情实性,让我们由衷地感动。
太祖青梅煮酒、关羽单刀赴会、陆逊火烧连营、吕蒙白衣渡江......这些故事只听名字就能想象到其中的波谲云诡。看到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端着酒杯、自信而狡黠的曹操;看到那句“倘若当年奉孝在,岂论西蜀与东吴”,我得以窥见那个运筹决胜的鬼才。
当然,演义终究是演义,它经过了作者一定程度的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有一些出入。这也成了一些人贬低它的原因。但即使它不完全符合历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悍然不可动摇,仍值得我们一读。
《三国演义》中的智慧无穷无尽,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或许只能浅显地读懂它。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得到了足够让我受益终生的精华。沉迷于武侠和言情的人们,为什么不回头读一读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三国》?
管理工程学院 信管171左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