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识

共识这个词在wikipedia上可以查到的内容涉及很多个领域,我也是在看分布式共识算法和博弈论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的理解觉得比较接近博弈论上的谢林点(Schelling point),谢林点是由博弈论大师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于1960年在《冲突的策略》一书中提出的。原著的描述看着挺拗口:“每个人期望的聚焦点是他人期望他本人期望被期望做出的选择。”举个例子可能会好理解一些,假设你和一个朋友两人约在北京某天中午12点见面,但到了北京后由于某种意外你手机坏了(同时假设没有其它有效的通信手段),这时你两都无法联系上对方,当然也无法取消约会;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在哪最有可能跟这个朋友相遇,这个朋友也在想在哪最有可能遇上你?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猜在北京天安门,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个地方成了保险系数最高的,也最有可能性的一个选择,从而也自然地成为一个“谢林点”,这种概念后来也以谢林的名字命名。光看这个例子好像有些似懂非懂,大概知道有这么一种现象,其实共识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下面我以这些年的思维变化来阐述下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曲线,也纯当一种思绪记录吧。

概率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这个问题我问过好几个朋友,都无一例外的回答我是客观的,这使我想起一个赛猪的故事:有100个农场参加,每个农场派出10只猪,总共有1000只猪参加赛跑,这样看能进入前10只猪的概率客观上是1%。但如果再告诉你,在对结果分析后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前10中有8只猪都来自同一个农场,那这事就很有趣了,以这个农场派出的数量来算,它要进前10的概率其实很高,即这个农场的条件概率很高,达到80%(中了8只/派出10只)。这时就该想想出现这种结果其背后可能携带着更丰富的信息量,是这个农场的饲料特别好?养殖训练技术特别好?

这个例子可能还不是很直观,再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应该参加过某种考证或者职级考试,比如某个证特别难考,通过率假设为5%。但很多人应该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就是如果你真的去过考场考试,会发现很多位置就是空的,这意味着什么?就是很多报名的人其实只是在给分母凑数而已。所以只要你有去考场,仅仅是这样一个限定条件(分母就缩小了),就可以把你的条件概率提高很多。如果再增加一些限定条件呢,比如说考前多少个月有进行备考的,再进一步限定到每天都有准备的,就会发现分母的数量级会逐渐下降。这里可以看到较为立体的层层递进关系,想给自己每增加一点条件(进入另一个层级),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取更多的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条件概率对应的是条件熵,也就是说每个人掌握的信息不同,因此干同一件事件对不同人来说的不确定性(难度)不同,对掌握更多信息的人来说,其不确定性就小,对掌握信息少的人来说,其不确定性就大。

这时会发现原来那个笼统的概率数字还什么意义呢?这描述的其实是一个简单事实,即便一件事办成的概率很低(客观),但这件事由不同人(主观能动性)来做的成功概率是完全不同的。这使我想起小学课本就早已教授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每个人的条件都不同,能不能过河还是得靠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机会这个词是个事后词,所有真正的机会在当时当刻的人看来都应该是某种危机或者小概率事件,需要有足够的信息与勇气的人才能消除其中的大部分不确定性。

无处不在的金字塔

现在流行对很多失败的创新或创业项目都直接称为庞氏骗局,看着好像也没什么毛病。我很喜欢Taleb讲过的一句“Regular minds find similarities in stories (and sitiations); finer minds detect differences”。很多事物背后的模式确实都是相同的,但真正关键的不是模式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一些微妙区别。先看下庞氏骗局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庞氏骗局是一种欺诈形式,它引诱投资者加入,并用新进投资者的资金向早期投资者支付利润。这种模式使受害者相信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或其他服务,而他们却不知道其他投资者才是资金的来源。庞氏可以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假象,只要新进投资者贡献新的资金,只要大多数投资者不要求全额兑付,并且仍然对那些不存在的资产保有信心。

庞氏跟CX很像,CX在国外叫Pyramid scheme,即金字塔骗局,可以看到这些模式背后都若隐若现地潜藏着一个金字塔模型,为什么这些骗局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而且还一直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问题并不出在金字塔模型本身,因为金字塔模型本身是符合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关键是支撑起这个金字塔的背后标的物或者背书是否足够硬核。从供需的角度看就是这种标的物的供需关系能否协调,需求端是否足够强,强到足以支撑起整个金字塔。再来看下wikipedia中对庞氏骗局与经济危机之间相似性的一些说明:

经济泡沫也类似于庞氏骗局,一个参与者从下一个参与者那里获得收益,直到不可避免的崩盘。泡沫是指公开市场(例如股票、房产、数字货币或郁金香球茎)价格不断上涨,上涨是因为有人出更高价,而另外的人愿意出更高价是因为看到价格在上涨(也就是俗称的买涨不买跌)。泡沫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博傻”。与庞氏一样,价格超过了物品的内在价值,但与庞氏不同的是:

  • 在大多数经济泡沫中,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扭曲了其内在价值。一个例外是市场操纵行为(通常涉及交易量很少的股票的买家和持有者),与其他类型的泡沫相比,这种市场操纵行为与庞氏有着更多的共同点。
  • ......

其中的区别其实非常微妙,可以认为庞氏骗局可以找到顶层主体,即金字塔顶层的人数有限,好确定;而经济危机因为始作俑者太多,是一群人或者说是一种群体狂热,因此很难明确哪些人在扭曲价值,哪些人是受害者;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定性的区别,有的只是程度的区别,背后还是那个金字塔模型。还有什么其它金字塔模型呢?作为现代经济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信用货币体系同样也呈现金字塔模型:

信用货币金字塔

信用货币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通过信贷扩张过程被供应和扩展出来的,中央银行是信用货币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由央行出来的货币被称为基础货币,包括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原始存款在整个体系内的辗转存贷,从而成倍创造派生出新存款的过程。可以看到这个金字塔的源头是央行信用,只要源头信用是好的,这个结构就很稳,但如果是像津巴布韦那种信用背书,那后果可想而知。

从金本位到比特币网络

在信用货币体系之前国际主流的货币体系基本是金本位,因为国家间贸易玩虚的不行,拿本国的货币买别国人的货物人家不认,结算都需要使用黄金。金本位体系下货币的发行需要以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即以黄金为锚定,也是大家都认可的最后用作结算的那个东西,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共识的影子。因为贸易时不太可能直接使用黄金搬来搬去作交易,这样太不方便,因此以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然后发行纸币,大家都使用纸币进行交易就方便很多。

金本位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限制货币的滥发,但坏处是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经济的通缩,对美国30年代严重经济危机的历史有过了解就可以发现,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影响严重且延续时间那么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本位的存在,纸币的增发需要有黄金作为锚定,货币政策受限;因此不容易通过增发货币解决当时经济出现的严重通缩局面。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之后,开始正式进入信用货币体系,没有了黄金作为锚定物的约束,国际上的各种货币危机案例就已经多次暴发,其中最极端的应属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极端到什么程度呢,最大面额的纸钞已经到了100万亿(注意是单位是万亿,不是亿),据说当时在津巴布韦上街买东西都得拿麻袋装一捆一捆的这种钞票。100万亿是什么概念呢?我当年还收藏了几张,只能说那上面的0是真的多,完全数不过来,拿上手那纸张的质量还挺次。

其实各国在制定通胀指标时都会刻意把资产价格变动排除在指数之外,国内的情况自然也是如此,这就很自然地造成CPI数据与人们实际感受到的通胀有明显的不同,就以这一二十年的情况看国内的货币体系已经变得有点类似房本位,房子的功能已经远不止作为“商品房”,逐渐演变成类似一种大额的硬通货,具有抵御纸币超发的功能。这也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形成这种共识跟我们的传统,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有关,以至于只要大家都预期未来印钞机的速度不降,那么保险系数最高的做法以及预期别人保险系数最高的做法就是买房,至于住不住得上已经变成细节问题了。如果真的只把住房仅仅当作一种商品,而不把这种普遍形成的共识纳入计价(price in),很难解释一种商品可以长期一直上涨(以法币计价)。

如果房子已经变成一种类似货币。那么回归本源就要问下到底经济领域中货币的定义是什么呢(这里的货币指的是广义的货币概念,或者说通货)?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其实并没有普遍认同的比较好的定义,各种货币概念更是五花八门,关于货币的本质,学术界一直存在大量的争论。直到2008年中本聪的一篇仅有九页的论文比特币白皮书出现,几乎又刷新了人们对货币的所有可能想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比特币带来的一个更为深刻的洞见就是货币可能真的就是一种共识,2010年中本聪曾在bitcointalk提出过这么一个思想实验,堪称经典:

作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种像黄金一样稀缺但具有以下特性的贱金属:

  • 无聊的灰色
  • 不是良好的电导体
  • 不是特别坚固,也不易延展或塑造
  • 不适用于任何实际或装饰用途

但有一个特殊的神奇属性:

  • 可以在通讯信道上传输

如果它偶然以某种方式获得了一些价值,那么任何想长距离转移财富的人都可以买一些,发送给远端接受者,然后接受者可以出售。
也许人们已经预见到了其潜在的交易用处,它可能就会获得某种初始流通价值。(我肯定会想要一些)也许只是为了收藏,任何随机的原因都可能激发它。
我认为传统的定义货币资格有这样一种假设,世界上有那么多稀缺的东西都可以充当货币,那些具有内在价值的容易引起流通正循环的东西,一定会击败那些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但是,如果世界上找不到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来充当货币使用,只能找到稀缺但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我想人们还是会拿起用的。
(我在这里使用稀缺一词仅表示有限的潜在供应)

现实情况是不仅人们会拿起来用,而且还非常疯狂,流通循环卷得非常快,短短12年间从极客圈传到冒险家眼中,再到创客圈,再逐渐传播到普罗大众的视线中。这其中囊括了很多不同需求,有投机的需求(目前是主流),价值储蓄的需求(次于投机),还有少量的流通需求。我觉得中本聪的一个很大贡献在于,把货币作为一种共识从它以往附着的实物中抽象了出来,或者说使共识可以附着在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上。如果将比特币当作一种货币(通货),那它比以往充当过货币的东西有什么相同和区别呢?还有哪些更硬核的特性呢?

  • 稀缺性

    按明确的协议规定是2100万枚,而且供给侧预期也很明确,每4年产量减半。稀缺性这点与黄金很相似,所以比特币也经常被称为数字黄金。

  • Fungibility

    Fungibility中文被翻译成可分割性,但其实这个词的含义还要更丰富一些,不仅代表一种标的物可以分割,还代表着分割后的各个等量单位必须不可区分并且相互可替换。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这个职能出发,这个性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这个标的物充当货币的性质好坏,可以支撑的共识圈大小。黄金和比特币都具有完全的可分割性(Fungibility),比特币可以分割的最小单位目前是8位小数点。从可分割性(Fungibility)这个概念出发,在对面的是完全的不可分割性(Unfungibility),比如古董和其它很多收藏品,基本都是不可分割(Unfungible),因为每件都不同。在这两极之间还有很多介于中间位置的,如将房产作为硬通货资产,属于比较靠近不可分割(Unfungible)一端的,因为区位、地段、户型不同价值差太远,分化严重,还有总不能把一套房子分割开来卖吧,如单独卖个厕所。

  • 便携性

    比特币可能真的是有史以来便携性最高的价值储藏媒介了,不管多少钱,都可以浓缩为一串私钥字符串,放在一个小u盘里或抄在纸上;不仅存储方便,传输更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全球不管任何地方,只要可以接入互联网,就能自由地发送与接收。而黄金基本只适合作为一种货币锚定物,如果用实物黄金作交易是非常不方便的,比如在找零上就已经不现实了。

  • 安全性

    比特币的安全性是基于公开透明的密码学技术,其底层由数学逻辑保证,以及规则简单明确的共识算法——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来消除信息不对称性,使多方可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公开网络环境下通过博弈达成一种共识,从而创造出一种无须依赖权威中介机构的去中心化信任。

    相信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上面那段话的意思,其实这都不要紧。撇开博弈部分,就技术安全性而言,对大多数人来说完全不需要理解底层数学原理,只需要有个感性的认识就足够了,比特币网络中所用到的公私钥加解密、哈希函数、数字签名等都不是什么新技术,其实早已经在现代银行系统中广泛应用了(如大家用的u盾等)。所以如果担心安全性的话,如量子计算机的威胁等,还不如担心一下自己的银行账号里的数字什么时候可能会出问题。

  • 个人隐私与全局账本的公开透明性

    比特币背后的技术称为区块链,区块链网络中隐私是通过地址的匿名性来保证的,即使用者真实身份与转账所用地址之间的关联并不公开,这需要使用者自己保护好这种关联性不被外人所获取。

    同时比特币网络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互联网上维护着一个公开透明的全局账本,上面记录着每个地址有多少余额,除了该地址所对应的私钥控制人有权使用这个地址里的余额,其他人都没法修改与挪用;但一个地址上有多少余额,哪些地址是大户,什么时候移动过,这些对所有人都是公开透明的,谁都能看到。

    这种透明性有什么好处呢?想想这两年各种上市公司暴雷,财务造假和债务违约等情况(康美,华晨等),上市公司的财报里写着有多少现金,但实际上到底有没有真的只有天知道了。而币圈最近一个知名老牌交易所(简称O所吧)的暂停提币事件,反而体现了全局账本公开透明的优势,从O所暂停提币后公告给出的理由,人们不会轻易相信,会开始对他有各种猜测、怀疑,是否有挪用资金、亏空等;但区块链的好处是Don't trust, verify。O所的冷钱包和热钱包地址都是公开的,全网那么多人一起监视着,账目确实是可以验证的;从O所暂停提币到开放提币1个月左右时间内,确实是没往外流出过币,也就是说他账上确实是有足够币的。一旦透明化,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一个中心化机构要做恶就很难。事实上在O所开放提币之后,也确实有足够的币应对集中挤兑,这要放在传统金融机构,应对这么多集中挤兑基本上要破产了。区块链所建立的这种透明的可验证机制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基本上是降维打击。

从共识出发

在开始以共识这个角度看问题之后,我发现以前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突然间就变得很好懂了。比如马克思·韦伯讲的:“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每个时代都会形成一种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共识,人是一种需要意义和情感的动物,而且意义是会传染的;人要脱离主流共识是很难的,应了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也理解了凯恩斯讲的选美理论,其实也是一种共识的概念。凯恩斯不仅在经济学领域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对投资也同样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成就。“选美理论”是凯恩斯在研究不确定性时提出的,他总结了自己在金融市场投资的诀窍时,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他的理论,那就是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猜中了谁能够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告诉你,别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而应该猜大家会选哪个美女做冠军。即便那个女孩丑得像时下经常出入各类搞笑场合的娱乐明星,只要大家都投她的票,你就应该选她而不能选那个长得像你梦中情人的美女。

历史并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比特币的理念其实并不难理解,别看比特币披着科技的绚丽外衣,其实背后所代表的是保守主义思潮的崛起。虽然我看好比特币和区块链带来的变革,但并不建议任何人参与,原因有:1.价格的波动确实大,心态不好的是不可能承受的;在金融上为了方便数学计算,直接将风险定义为价格波动,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是高风险的。2.诱惑太多,用群魔乱舞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很多人进了也拿不住比特,最终手里就剩一堆山寨币;还有顶不住诱惑上高杠杆的,太多了。又回到那个小马过河的故事,理性的自知真的很重要,还是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边界。比特币和区块链开启的是一遍新的原始森林,而且变化非常快,原始森林的丛林法则是残酷无情的,到处都是镰刀,需要武装到牙齿才能生存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