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想要逆袭,大概只剩这条路了!

我曾做过很多种工作,做过游戏制作,做过家具厂工人,做过销售,做过铁场管理,等等。

我曾学过不少技能,懂程序编程会写代码,懂图形设计会作图,懂音乐旋律会捣鼓作曲,懂工厂经营可当工人……

这些年,我变得“样样懂一点,却没一样精通”,杂而不专,俗称半桶水。

过往我以此为荣,什么都会,而实际上小老板们也最喜欢这样的人。毕竟有麻烦事就塞给你,人手不够就让你顶替,有锅就让你背,还不需要额外的工钱。

这人,又便宜又好用!

可是随着环境变差,竞争加剧,加上没有专精,没有底蕴积累,在同一届的人里面,我竟成了垫底的存在。

他们一直都在同一个行业里打滚,有做汽车销售的,有做精品小店经营的,有做婚庆公司的,有做游戏团队的……无一例外,都有索成就。

反而是我这个一直在变换着行业去创业的人,远远落下,无法望其项背。

我只是众多普通人里的一个,也可以说,其实大家也都是普通人。

过去的我那种多面手的打法,显然在新时代里,越来越没有效果了。如同行军,游击打法,并不是所有地形都有用。

普通人想要逆袭,有且只有一条路,就是心无旁骛地持续做一件小事。


心无旁骛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有句话说得对,只要你集中力量专心去做,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心无旁骛,就是尽可能多分配时间并且专注力不受影响,不仅保质还要保量。

关于分配多少时间,当然是尽可能多!“20000小时定律”一直都在,从未缺席。

没有分配足够的大片时间,怎么可能让自己做到精通。所谓的精通,不是天赋,本质上就是有效时间的积累。

你可能正做着一件事,突然手机来个消息提示让你分心,或者你时不时想起不相关的事,甚至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同时做着多件事。

人的专注力一旦被打断,做事效率会极大幅度降低。往往同样的活,得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还很容易出错。

现在互联网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吸引力,总想瓜分本就不多的专注力。如果不主动去排斥,有意识去屏蔽,人的专注力只会被完全打散。

持续

现在是讲究底蕴,讲究积累的时代,短平快的思路早已到达尽头。

持续不间断,不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有后续;持续不间断,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每天打鱼;持续不间断,与“复利”同源同理,时间是普通人最大杠杆。

核心竞争力是长期持续而形成的底蕴,所有人都可以起步,但能持续下去的寥寥无几,这才是普通人能获得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持续不是说一直咬牙坚持尽全力,那样谁也扛不住。它应该更像跑马拉松,跑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那些想要一直全力以赴的猛干一族,终究敌不过那些“用七分力留三分”而持续得游刃有余的长期主义者。

最常见的就是做技术类的事情,再怎么高端的思维也没有持续钻研所带来的增益大。

一件小事

如果一件事很复杂,或者说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支撑才能做,那这肯定不适合普通人。

当这个事足够小,足够简单,足够容易完成,你就随时可以上手开始,而不是需要预先学习很多相关的知识、学会一堆技能、掌握高深技术!

门槛很高的行业并适合普通人,因为是试错成本高,而且一旦发现方向错了,沉没成本同样不低。这种情况,普通人只要一次被击倒,想要东山再起,基本不可能。

另外,你做的事领域必须足够窄,也就是做垂直度。普通人做宽泛的领域,精力不够,抵不过市场资本的力量。

普通人的逆袭,就是用自己的时间底蕴,从一个又小又窄的角度,去对抗社会的资本优势,也就是“以点破面”!

这件小事,竞争赛道上人不多,容易做到顶层。哪个行业都有“二八原则”,做到顶层,才能有所成就;做不到,只能成为炮灰。

对于普通人来说,失败是常态,逆袭总是小概率事件。

集中力量持续办小事,以点破面,这只是让普通人有更大可能性成功逆袭而已。某事在人,成事在天。

机会并不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是留给有准备且准备足够充分的人!

哪怕最后也没能成功逆袭,这个过程所形成的底蕴和积累,仍然能让你把同层次的竞争者,远远甩出。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逆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