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写点什么,可又不知该写点什么,从哪里写起?就好像现在,每一个字都是在键盘上噼噼啪啪打出来,所以说是“写”,还是挺牵强的。老祖宗要是知道现在的人都是这么“写”字儿,不知道作何感想。
——引子
我是一个DJ,不是衣着光鲜,在夜场耍帅喊麦的那种。虽然一开始我也有过做一个夜场DJ的想法。我的职业,就是每天坐在电台直播间,拿着经过三级审稿之后的文稿,口若悬河和听众互动的那种。是的,我是一个电台主持人,如果非要找个共同点,那就是有时候,不管是夜场DJ,还是电台DJ都像打了鸡血。
在我大学毕业之前,不对,应该是直到大学毕业后的两年,我都从未想过自己会做什么工作,吃哪碗饭?我是学法律的,经济法。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好像是为了毕业好找工作吧,可毕业后从事了好几份工作,唯独没有和法律沾边的。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专业,我一定不会选择法律。至于最后怎么会干上电台主持人,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后面我会说到。
在我十多年的学生时代,大学时期应该是最难忘的吧。之所以说他难忘,我觉得是在上大学之前,我的所有生活都是父母替我安排的妥妥的,没有太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或者说压根就不需要做什么决定。所以到了大学,我发现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这种感觉很好!我说这些并不是在抱怨我爸,我妈,真的没有。我是一个独生子,所以,和所有父母一样,他们对我给予了太多的希望。爸妈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从小对我家教很严,小学到高中,当过课代表,也被请过家长。早恋过,也打过群架,说到这儿,还是要感谢我爸妈,要不是家教严的话,还不知道得成什么样?
第一章——我从兰州来
好了,还是说回上大学的事儿吧。学校是在一个叫“固安”的地方,离北京很近,离河北也不远。具体位置,你可以自己百度下,现在应该在六环附近吧。所以,学校的招生的简章上写的是地处北京南郊。可当我到了北京西站,倒了N次公交,又坐了两三个小时校车才到学校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甚至想买当天的火车票马上回家,可是想起在火车站老爸送我时的情景,我还是默默的走下了校车。兰州站,火车开动的一瞬间,我很清楚看到老爸眼神里的牵挂还有眼眶里的湿润。我和老爸一直以来的沟通不是很多,到现在都是这样,和基因有关吧,反正我是这么觉得,因为他和他老爸我爷爷的话也不是很多。从火车开动那一刻开始,我觉得我长大了,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从现在起,什么事都要自己拿主意了,自己做决定了,这种感觉真好!想到这里我又开心起来。
学校虽地处偏远,但校区面积很大,据说从学校的一端到另一端要是没辆自行车的话,还真挺费劲的,郊区嘛!有的是地方。校区内还有另外两所院校的学生,因为校区内有一座据说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专业画室,所以,中央工艺美院把大一新生也放在了我们学校,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到现在,我还都经常梦回这里。校园的小路、食堂、球场、图书馆、校门口的小卖部,还有大小阶梯教室,虽然这是我去过最少的地方。但这里的一砖一瓦,每个细节我都记得很清楚,因为,我的青春在这里,很多和青春有关的故事也都存放在这里。
报到第一天,校园广播站里正在放着那首烂大街的《心太软》,全系的学生都在大阶梯教室开会,台上老师在讲学校的规定及注意事项,台下学生们叽叽喳喳的聊得火热。我其实是一个慢热的人,到现在都是这样。所以我就静静的坐着,像个呆米。这时我听到身后两个男生在用方言聊天,好熟悉啊,对,说的是兰州话。我突然觉得原来自己并不孤单,老乡啊!我转过头说:“诶,同学,你们也是兰州滴嘛?”他俩愣了一下,冷冷的说:“哦,不是,宁夏银川的。”我失望而又尴尬的说:“哦哦,原来银川话和兰州话还挺像的。”然后又默默的转回头一声不吭,他俩开始继续聊天。这一瞬间不知道他俩是否还记得?我们仨都不知道,后来我们成了关系很铁的舍友和朋友。
我们仨刚开始并不在一个宿舍,因为我报道的时间较晚,所以我被安排在了一个在我看来像是一个临时拼凑的宿舍。别的宿舍都是六人间,三个上下铺。我们的宿舍是四人间,四张单人床。像极了那种街边的招待所。宿舍另外三个人,比我来的早,所以留给我的是靠门的那张床。(此处省略27个脏字)不知道是不是环境的关系,四个人就像是出差,然后到那种小旅馆打尖,只是介绍了下来自哪个城市,就都不吭声了,好几天都是这样,上课、下课,熄灯、睡觉。三个人里一个是法律系的,其他两位都是计算机系的理工男。也是绝了,四个性格内向的人被安排到了一个宿舍,特别好奇,校方的是怎么做到的。是按照星座,血型来分配的吗?哎,我嘞个去,这和我想的大学生活完全不同啊,我再一次有了回家的冲动。
就这样,小旅馆住了一个多月,那时候打电话都要去学校的Ip电话亭,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独立生活,这让从小没离开过爸妈的我很不适应,他俩也很不适应。所以每次打电话说的最多的就是那几句“那边天气怎么样啊”“食堂伙食好不好啊”“集体生活适应吗”“别跟宿舍人闹矛盾啊,要处好关系啊”。。。我心想:“倒是想跟他们闹点矛盾呢,可我们每天除了正常打招呼外,基本上都没怎么说过话。”当然,这些我都没告诉爸妈,我觉得没必要,说了又能怎样,难不成还得现教我如何打开他人的心扉或者是怎样敞开自己内心的大门?虽然我性格较内向,属于慢热型,遇上个闷的,我比他还闷,但是遇上个话多活泼的,我也乐得分享,所以在为人处世上,我是那种遇强则强,遇弱更弱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除了打电话,我有了过上两三天就给爸妈写封信的习惯,这让爸妈很高兴,尤其是老爸,每次回信都是用毛笔。老爸喜欢写毛笔字,在我小的时候,也试图培养过我,但我坐不住,后来无果,子不承父,也是让他很无奈。老爸信里说,能坚持写家信是个好习惯,一定要保持。可他们不知道,在“小旅馆”住的那段时间很无聊,只能靠写信来打发时间。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还有没有给家里写信的习惯,大概还是发微信比较多吧。我觉得我身上的那些文艺气,当然,如果是有的话,那么和老爸是有很大关系的。除了字儿一直都写的不怎么样。
对陌生的环境渐渐开始习惯后,我和班上的几个男生处的还不错,回宿舍,应该是“小旅馆”就寝的时间也慢慢推迟,通常都是在别人的宿舍呆到熄灯前后才懒懒的回去。这样,写家信的频率也就越来越低了,爸妈是了解我的,到底是亲生的,知道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准确时间,知道我已经成功的度过了适应期,于是每次打电话时又多了一个问题:“和同学们处的都还好吧,内个,交女朋友了吗?”哎,我去,你们也太看好你儿子了吧。
我长相平平,不好看但也不难看。爸妈的优缺点都有继承,客观的说,我爸妈年轻时真的是男才女貌,颜值担当。我呢,就只能是凑凑活活能过的去吧,这绝对不是谦虚。不过说到人缘,不管男性女性,都还不错。这,应该算是情商高吧,绝对也不是自夸,咱有一说一,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