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三国志》中几个少见的对称,你有多少了解?

顾我高明惭父祖,愿儿愚鲁至公卿。最近一直在写自称、对称,很多称谓都湮没在时光中,本篇依然要聊聊对称,几个不怎么常见的称谓。

“先生”,这个词有多种释义,可以指比自己出生早的人,可以专门用来指代父兄,也可以用来指老师,还有指致仕者等释义。如邴原拜访孙崧sōng时,孙崧问他怎么舍近求远,放着家乡的郑玄不管反跑来他这求学,邴原在回应的时候,就恭恭敬敬地用上了“先生”这个称谓。

“先生,长老,先己以生者也”——《战国策·齐策三》注解

“先生,师也”——《礼记·玉藻》注解

此外,傅玄在为名匠马钧作序时也尊称“先生”。嵇康碰见隐士孙登时,想与这位隐者聊聊天,但孙登只是沉默以对,嵇康只好说“先生最终连话都不说吗”,孙登这才回应。不过在《晋阳秋》、《晋书》中对此事的描述还有所不同。

“足下”,蔡邕在《独断》解释过,与“陛下”、“殿下”、“阁下”产生的缘由相近,在陛级之下嘛,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尊重之意而“足下”在《三国志》中应用的频率不算太低,大致数了数有几十例之多,当然跟“汝”的使用频率是比不了的。

官渡之战时,许攸跑来投奔曹操,他对曹操的称谓就是“足下”。曹操与袁绍一同起兵时,对袁绍的称谓也是“足下”,好歹也是奔走之友,这仨人相互称呼也保持一致哟。类似的,臧洪给袁绍的回信、诸葛亮写信给陆逊、孙权劝退曹操、周瑜与蒋干交流时都有用到“足下”,应用范围挺广的。

“高明”,也可以用作对称,这个用法很少见,仅在李膺夸奖孔融时用到了。年仅十余岁的孔融,为了拜访名满天下的李膺,就强行盘了一下交情,虽然座中有人断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李膺仍认为孔融必成大器。

“膺大笑,顾谓曰:‘高明长大,必为伟器。’”——《三国志·孔融传》注引《续汉书》

“尊明”,与“高明”类似,在《三国志》中仅有一例。孙策在于袁术决裂时,让张纮替他写了绝交信,信中列了袁术九宗罪,虽然称谓用的是“尊明”,表明上恭恭敬敬,还说着忠言逆耳要留神听哟,但心思也表达的很清楚:再见,再也不见。

“九者,尊明所见之馀耳,庶备起予,补所遗忘。忠言逆耳,幸留神听”——《三国志·孙策传》注解

“至尊”,这个对称就不是寻常人士能担得起的了,都是用来称呼自家皇帝的。如高柔在劝诫曹叡时,鲁肃、吕蒙称呼孙权时都用的是“至尊”,就出现次数而言,看起来在吴国这边“至尊”经常被用作对称。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看官如感兴趣,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双鱼座女孩心地都很善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看到路边的乞丐,就想放几个硬币,然后,轻轻地走过去。看到谁愁眉不展...
    小考拉俱乐部阅读 1,826评论 0 1
  •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没开始读之前,我觉得可能是讲述盖茨比这个人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成功了的励志...
    安澜啦阅读 2,910评论 0 0
  • 文:刘韶馨——《神枪手迪克》译者 从事笔译多年,《神枪手迪克》可以说是我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独立翻译的文学作品。我是怀...
    酷威文化阅读 1,872评论 0 0
  • 朋友说去滇池喂海鸥吧,心就痒起来,于是几个人一起去到滇池 每年的11月份,这些红嘴鸥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穿越6000...
    左岸伊华阅读 4,119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