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老师发起了免费领读《意志力》这本书活动,只要提交购买书的定单,就可以免费参加,当我看到后我就加入了。
这本书又是让我看不太懂的事,消化吸收的也不是很好的书,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读外国人的书,好象吸收都不是太好,是我不习惯他们的写作表达方式?还是说他们的书真的都是挺有难度理解的。总觉得他们经常废话一堆,一堆的故事,我都不太会提炼到重点。如果不是老师的带读我估计都看不下去,虽然听了两节老师的带读基本读完这本书,但是让我写笔记我真的还是写不来。
本书作者:罗伊.鲍迈斯特
意志力如何让人有力量坚持下去,意志力耗尽的人如何失控,血液里的葡萄糖如何人心智能量补充燃料。他和合作者发现,意志力像肌肉一样,过度使用就会疲劳,长期锻炼就会增强。
自我损耗的定义,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思维、感受和行为的调节能力减弱的过程。当自我损耗造成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意思力减弱了,另一方面渴望变强了。
意志力的运用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控制思维,第二大类是控制情绪,第三大类是控制冲动,第四大类是控制表现、绩效、成绩。
自我控制专业术语叫自我调节,调节意味着改变,但是特指有目的、有意义的改变。自我控制的第一步 就是,设置清晰的目标,列出实现步骤。没有特定目标或者其他标准的自我控制,不过是漫无目的的改变,就像在不知道哪些食物会让人发胖的情况下努力节食。设置近端目标和设置远端目标哪个更好?研究结果发现,近端目标效果更好,因为当人们每天都实现了目标,渐渐增强了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突破安乐区,似乎总是我的成长方式”就是“身体受苦越多,精神成长越壮”。
意志力是可以培养的,我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意志力,但是情绪调节依靠的不是意志力。意志力的“力量”也不同于意志力的“耐力”。我们可以做一个练习,第一个策略就是集中精力改变一个习惯行为。第二个策略就是改变说话习惯。设定的这个目标必须要实际上可行的,可以在生活某个方面训练,这样当你集中精力改变一个方面的自制力,其他很多方面都会受益的。只要你坚持做某种练习,你的意志力就会全面增强。
书里还说到关于培养小孩子自制力方面。有些父母喜欢用金钱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有些父母则犹豫着要不要用金钱激励孩子做分内的事情。那金钱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是否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呢?
作者认为不会,首先,成绩已经是外在奖励,所以再加个金钱也改变不了整个事情的性质,要是原先就破坏内在学习动机,那么它还会继续破坏,如果原先就没破坏内在学习动机,那么它不会因为加了金钱就会破坏内在学习动机。其次,为了金钱而好好表现,本来就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现实,所以为了金钱而好好学习,是为那个现实做合理的准备。用金钱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就是告诉孩子,社会、家庭重视成绩,特别是只用金钱奖励杰出成绩的时候。
总结:
当我看完这个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前好象看的育儿都不太建议用钱来激励孩子学习,我也一直都不想让孩子对钱特别的功利,更是从来不想用钱在孩子的学习上,从最近看的理财的书和今天他这样说的,结合起来我突然觉得金钱观的培养的重要性,钱没有错,错的是用钱的人,你是怎么用他的,你是怎么看待金钱的。用的好他也是个积极的东西,用的不好他就变成罪魁祸首的东西了。同时想到了我的侄女,学习的内在动机已经被破坏了,现在我们即使用金钱,用好吃好玩的激励他,确实根本也起不来半点作用,只是不知道如果是他父母用这样的激励有没有用,我们对他们的承诺都激励不到他了。
这本书我看完让我不再看书里的东西,我吸收到的就只有几句话。也就是老师领读指导的。
第一,意志力的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东西,他的好处很多,这个东西还是可以通过练习而得到增强。就是需要你吃点苦,让身体受点累,坚持练习。吃苦才能变好,掉坑才能成长。
第二,你要用超出你当下难度的事去训练,然后承受一点的痛苦,重复练习,你的意志力就能提升,并且提升某一个意志力,就能影响其他领域。
第三,你的意志力增强了,你的耐耗也增加。
第四,集中精力改变一个习惯行动,目标不要多,这里面说的最多的就是目标了,所以设定目标真的是很关键,设定一个目标就好,选择一件事,这件事要有意义,还有点难,每天能完成的。然后去实践。慢慢的来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如果你目标定的太多,想一下改变自己的生活,到最后你会发现要的太多,其实一个改变都没有。所以并不是做多就能得多,我们需要学会做少得多。
行动:
老师已经发起了30天培养一个习惯的活动,现在我也开始行动一直想动而没动起来的晨间随写。一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