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到底要不要打?如何惩罚才是最好的方式?

01

11月23日,内蒙古一个11岁男孩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不是被疾病或者意外夺去了生命,而是被人活活打死。

而让这个悲剧更增加阴翳的是,打死他的是他的亲生父亲。

四天以来案件没有太多的进展,有村民传言孩子是因为玩电脑被父亲教训后身亡。

但据孩子母亲的供述,孩子是家中独子,父子之间关系融洽,父亲此前从未打过孩子。 

我们无从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应随意臆测个中缘由,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孩子死于父亲的暴力之下。

到底该不该打孩子,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定论。

有的人认为必要的时候,诉诸武力是教育唯一有效的手段。

也有人认为对孩子动武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

02

之前有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孩子被母亲绑在阳台抽打,邻居见状赶紧报警,最后警察上门对这对母子进行了调解。

在这条新闻下面,出现了一条高赞的评论——“这都管,以后还能不能在家教育孩子了?”

还有一条新闻,一个年轻的母亲因为孩子玩疯了不愿意回家,在电梯发飙对着孩子一顿踢打,但是视频看不出母亲踢打的具体力度。

下面有一条高赞评价——“看幅度很大,但是其实都没打在身上,其实父母都这样,力度心里有数!”

看得出来,对于家庭教育使用暴力大家还是普遍认可的。

而大家也普遍认为,父母可以掌握力度,如何起到惩戒的作用而不伤及孩子。 

事实真的如此吗?

1、情绪激动的时候其实人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难以察觉自己的变化。

在犯罪心理学中,常常提到一种犯罪叫——激情犯罪,就是在一种情绪亢奋的情况下实施的犯罪,这样的犯罪嫌疑人常常在事后后悔不已,无法相信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2、即使父母真的可以掌握力度,不伤害孩子的身体,但是心理创伤不可避免。

因为孩子并不能确定父母是真的打还是“吓唬”,他所感受到的恐惧是一样的。

我们常常看到小动物或者小宝宝打针的时候,刚用棉球擦了皮肤就开始嗷嗷大叫了,因为他的恐惧已经让他感觉到了疼痛。

3、其实很多时候,父母觉得自己掌控力度不过是一厢情愿。

试想一下,你作为特别观众被邀请加入专业的飞镖表演者的飞镖表演,你知道他不会故意扎你,但是你仍然会感觉害怕。

同时,你知道演员不会扎你,可是你能确定他百分之百不会伤害到你吗?

03

当然了,奖惩分明是教育的原则。

对于孩子的所有行为一味包容是溺爱,是错误的。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该如何正确的惩罚孩子?

1、避免自己情绪卷入

当孩子犯错时,大喊大叫、泄愤式殴打其实不过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愤怒,这样让孩子习得的是暴力是恐惧,很难说达到多少教育效果。

2、对事不对人

事情做错了,需要惩罚,但是说教与体罚都应该局限于事情本身,绝不可以侮辱人格、否定孩子全部。

3、以客观家庭法则代替父母施法

创设一个属于家庭集体的法则并制定惩罚方式,违反者都会受到惩罚,而家庭成员是监督者而不是执法者;反之,当父母触犯了条例,也要受到惩罚。

可以借鉴的方式有:

1、剥夺一定的权利

比如说,扣除一定的零花钱、减少玩耍的时间等等。

2、仪式性惩罚

面壁、小黑屋、画地为牢都可以适用。

其实与孩子的互动反过来也在影响着父母的人格:

常常面对孩子放纵情绪将进一步让自己失控,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也会原来越来苛刻、容易抓狂;

而能够理性的认识孩子的错误并且适当惩罚的父母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亦会变得善于把握尺度、温文尔雅。


来自父母的暴力是悬在孩子头上的一把利剑,孩子生活在它的阴影之中,它所造成的痛苦超过成人的想象,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04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我亲爱的甜橙树》。

这是一本风靡全球的自传性小说,迄今已发行全球十三个国家,销售超过二百万册。

故事情节源于作者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童年经历。

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天性好动,曾学过医,后又学绘画、法律和哲学。

他从事过:渔夫、教师、模特、舞蹈演员、侍应生、电影电视及话剧演员等等。 

泽泽是个聪明的小男孩,但是同其他所有聪明孩子一样,他调皮捣蛋,总有很多的方法给生活造成意外,让成人十分头疼。

泽泽的家庭本身就不富裕,而父亲又被裁员使得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只能依靠母亲和姐姐日夜打工兼职为家庭提供补贴。

这是一个生活在磨砺中的家庭,每个人都因为这上帝的不公而身负重压。

泽泽作为家庭里倒数第二小又最顽皮的孩子成了其他成员的出气筒。

虽然泽泽十分调皮,但是他的内心善良又敏感,受到的惩罚已经远远不是因为行为的出格,更多是源于家庭的不幸。

泽泽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对家人失去了信任,好在他遇到了一个温暖了他生活的人。

正是这个人带他走出了人生的最低谷。 

故事结局时,好梦结束,陪泽泽上天入地的甜橙树被挖,细心照顾泽泽的人去世;然而,生活也迎来了转机,父亲找到了工作,他的情绪稳定了很多。

不过,泽泽依然没有原谅他。


家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们最容易伤害的人。

因为亲近,所以无所顾忌。

作为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便的教训他,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问他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

如果他知道来到这个世界上过这种生活,他会愿意成为我们的孩子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朴阅读 791评论 9 21
  • 引用计数法 高效,但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Java中采用“可达性分析”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GC Root”...
    ADark0915阅读 226评论 0 0
  • 夜,渐深;有雨,听雨渐大。雨夜,总会有故事让你浮想联翩……顿,闭眼,静心净心,于是一切如水平平静静流向心中的...
    若幽兰阅读 394评论 0 0
  • 我不是很想打击大家,但是公众号月入上万真的没那么简单。 我有自己的公众号,粉丝一万多一点,之前一个月收入在1000...
    子衿角落阅读 2,1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