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错误,还有惩罚之外的方法

文/赏新晴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当孩子犯错误时,任凭父母如何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同一个问题,孩子屡教不改,这是为什么呢?既然没有效果,那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放下批评,放下惩罚,放下棍棒,一起来寻找替代惩罚的方法看看能否行之有效。

    其实每个父母都想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格、教养、习惯、促使孩子茁壮成长,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对孩子的批评转换成给孩子的建议。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最好能用商量和建议代替严厉苛责,不因一次考试失败而否定孩子所有的努力,而是要引导孩子一起分析,一起寻找原因,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但是也不是不惩罚,惩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家长在用的时候尽量要谨慎,否则不但实现不了惩罚孩子的初衷,还会伤害孩子,伤害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在疼爱孩子的基础中啦责罚,恰当的责罚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做错事情的后果,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除了惩罚之外最有效的教育方式。面对敏感,独立意识很强的孩子,家长应该以商讨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并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打消孩子顾虑,使其乐于与家长合作。面对自尊心强,缺点又比较多的孩子,家长要由浅入深,耐心引导。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让他们逐步接受,不会因此而背上思想包袱。面对性格开朗、乐于接受批评的孩子,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的问题。面对不轻易承认自己过错甚至找各种借口理由回避过错的孩子,家长要进有理有据的严肃批评。一般来说年龄偏小的孩子心里更加脆弱,所以要多使用赞许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而年龄偏大的孩子就可以直接批评了。

古语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可以把“无路”的情形转化为“柳暗花明”的另一番天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