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ociable effects of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systems on learning control of reaching
采用Reaching范式,不过不是偏转角度,而是加力
1、实验一: 比较了三种情况下的表现:视觉信息与干扰有关(视觉信息组);本体感觉信息与干扰有关(本体感觉组); 本体感觉和视觉信息与干扰有关(匹配组)。
匹配组:手在中间/左/右,光标与之对应
本体感受组:手在中间/左/右,光标一直在中间
视觉信息组:手在中间,光标在中间/左/右
结果:本体感觉组优于视觉信息组,匹配组略优于本体感觉组,说明本体感觉和视觉信息都会影响结果,但本体感觉占主导作用;匹配组大多数意识到有外力,本体感觉组没有意识到,说明是否意识可能受视觉线索影响,同时,有意识的被试会受到外显记忆系统和内隐记忆系统的综合影响,不过这点只在匹配组中观察到。
2、实验二三:探究视觉信息和干扰相关时,意识是否会促进表现
实验二:翻转组:手在右/左/中间边,光标在左/右/中间边,这一组中,视觉和本体感觉都与干扰有关
实验三:视觉信息组:手在中间,光标在中间/左/右(视觉信息),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光标和手的距离变大一倍
结果:有意识的被试表现优于无意识;结合实验一,三种情况下,意识均能稳定地改善表现,无交互作用
3、结论:reaching范式中,依靠内隐/外显学习系统,内隐学习系统占主导地位(主要受本体感觉影响),也会受外显学习系统的影响(主要受视觉信息影响)
4、为解释三个实验的结果,建立了模型,有两个假设:1、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取决于大脑估计躯体位置的能力,这种估计能力由视觉信息、躯体感觉和自信程度决定。2、实验结果受内隐/外显记忆系统共同影响。
在一个试次i中,计算感知到的肢体位置:
左边:感知到的肢体位置:q(i)
右边:视觉线索到中线的距离:v(i)
本体感知线索到中线的距离:p(i)
视觉线索的自信度:cv
本体感知线索的自信度:cp
任务表现s(学习指数)与左右感知距离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