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向善而行

【随感】:向善而行

今天,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开始陆续返回了。这段时间来,电视上播出的那些抗疫一线的画面总能因为激起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而引发感动。在面对新闻联播的采访镜头时,那些“最可爱的人”说的最多的是“责任”。那么,这里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呢?人们向善而行的动力是什么呢?

电视台播放的画面中,有一段一直很让我感动,就是医学院的学生们在入学时的宣誓:

“我宣誓:

我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

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平等仁爱 ,尊师重道;

诚实守信,恪守医德,精益求精,慎思笃行;

以上誓言,源于心,践于行。”

他(她)们用昂扬坚定的声音表达了承诺,他(她)们又用忘我的投入让自己成为真真正正的白衣天使。相信中国医师协会的宣誓誓词为从事医学工作的他们不仅带去了责任,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召,这毫无疑问增加了工作的神圣感,也让它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看起来,MBA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宣誓)

反复看这段誓词,我大致明白:这向善而行的不竭动力不是来自简单的工作责任,也不是因为什么漫无边际的崇高,而是来自这份职业所带来的使命感。

这里,我们必须撇清一个经常被误读的概念才能更好的建立进一步的逻辑:职业。这个词,在中国的语言体系里是不存在的,它是由英文单词Calling翻译过来的。其实,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感召”。如果撇除它原有的宗教色彩,感召可以等同于使命。

尽管今天在企业中,人们喜欢讨论职业发展或职业生涯规划。或许,它应该更准确地定义为工作发展,或者说是工作规划,还真的上升不到职业层面。这里,我不想就工作和职业的区别展开讨论。很明显,这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码事。简单说吧,看看那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他们的工作状态又是哪一份工作说明书可以描述的呢?

既然是使命,它就一定会引发人们去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要从事这份职业?这份职业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不同?誓词,不是简单的一段话,也不是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而是建立使命的窗口和对使命感的鞭策。

真正的职业感就是将内心的真诚通过外部的责任在合适技能的支持下表现出来。注意,内心的真诚是根本的动力,外部的责任提供了内心真诚表现的平台,至于技能,则恐怕是最为次要的要素。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因为使命的承载。类似的情形,我们在那些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身上也可以看到。这不恰恰是最好的证明吗?


当人们被使命所感召,内心的真诚自然会被激发,向善而行,然后,止于至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01.12 09:42 打开App 一、作业是否做了? 作业已经做了 二、孩子有哪些变化? 懂得哪些行为...
    kby2018阅读 212评论 0 0
  • 我在篱笆墙内 你从墙外走过,回眸一笑 如夏之热情 如冬之冷艳 如秋之执着 如春之诱惑 如风拂过,沁人心扉 我把目光...
    自书自画阅读 136评论 0 3
  • 001 信任远比金子贵重,别人不信你了,你啥都不是。 002 千金难买我愿意,没几个人有义务对你好,你对别人好,别...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自己想象中美好的房子,当买了房子之后,装修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装修应该走在买房之前,你...
    34_亦寞落阅读 2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