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天课,总要有所收获,按照老师所讲的点,我试着理顺一下,串联不好,那就这样散散的记录下,说不定哪一句就触动了你的心弦,那最好。
1/
放下是接纳一切的前提。
这是今天的课上老师用来开场的一句话,他对此做了诸多阐释,而我能想到的就是“空杯心态”。
要想获得更新,首先是把自己在此前以为的一切都抛开,一只盛满了水的杯子就再也容不下其它东西。
就像《一代宗师》里面,王家卫想要表现的,要成为一代宗师必须要达到的三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白自己的心性以及软弱。
见天地:世界那么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胸怀天地才能发现自己的渺小和局限。
见众生:把获得的东西回馈众生,是一种超脱吧。
2/
一大把珍珠颗粒和一条珍珠项链的区别是什么呢?
对,是价值。
因为一条线让项链的价值远远高于那些散落的珍珠。
在我们的工作中,“线”同样具有非凡的作用,能让我们的价值更大化。这里的线是指我们要通过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提炼,有效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的职业化素养。
去听课的人那么多,听懂了的人也那么多,学以致用也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课程结束,回去应用到工作中的也大有人在,然而,最终能在工作成果中验证“学”的效果,又大有不同,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同样在做,同样在学的人,最终能取得的成果差距如此之大?
老师说:做到才是得到,做了不等于做到。
我说:头和脚之间还有一个身体的距离。
所说的职业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规范化和胜任力。前者是那条“线”,后者是“做到”。
描述的更清晰直白就是(强调分寸感):
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为个人感情左右,冷静且专业。
3/
说到管理者的作用,就三句话。
1,承上启下
2,承前启后
3,承点起面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提升员工能力,就多指导,要改善员工态度,就多鼓励。而具体针对解决员工能力问题时常用以下五种方式:
5,换人(下策,不得已才为之)
4,换岗(绝大多数问题无法通过换岗解决)
3,减压(会导致标准降低,员工成长缓慢)
2,辅导(常用首选,涉及管理者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整合资源(更高层次的管理)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己智商,情商,逆商,顿商。明白管理也是一个从管人到理人到安人的过程,而欣赏和赞美是这个过程中最灵魂的精髓。用物理学现象解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是管理者用怎样的力道对员工,员工就会以怎样的力道反作用回来。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有三心:正直心,责任心,包容心。
一个团队一定要讲包容,而非简单的和谐,管理者要懂用人所长容人所短。
一个企业中,文化领心,制度束行,方法给力。我们常说管理要以人为本,其实就是通过安人达到理事的目的。
最终以领导代替管理才是管理者应该追求的高度,因为人喜欢被领导而不是被管理。企业看上去离开谁都能活,但是一定要明白,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一定要活得好……
在对待难题员工的时候,多想一个这样的道理,与其长痛不如短痛,莫不如干脆不痛。这也是印证了上面提到的“换人”是下策的理论。
要知道,越是能人就越是需要更好的管理,他们对团队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树立标杆,成为榜样
制造危机,激活团队
让其他人没有借口
4/
职业化素养的四个要素:
1,知识技能
2,个人素质
3,道德修养
4,行为规范
管理者职业化的三大核心技能:
1,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
管理者通常存在不发现,不思考,不解决这三大问题,这里有个工具可以运用,即三三格物。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师说,不管多美的一个故事,不管多厚的一本书,不管多长的一部电视剧尽在时间、地点、人物中。
我想到,这些与《金字塔原理》中所讲的观点类似。不管多复杂的问题,都可以归纳成三个重要因素,每个因素的形成又能找出三个原因,针对每个原因再作出三项改进……依循这样的规律,就能让工作也好,沟通表达也好都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管理者存在于企业,其价值体现在,无论如何完成企业的任务和目标,预测问题和危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逐步推行规范化为企业培养有用的人才,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表达沟通和谈判能力
沟通之道:以情感人 人心归;以理服人 人信服
营造一张和谐舒适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您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李嘉诚
完成一次有效沟通就是:有设定的目标——有效传递信息——达成一致并行动
关于谈判次序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说相声讲究说、学、逗、唱。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
那我们的日常沟通谈话需要讲究点什么呢?问、听、说、赞。
以五行把人分为五大类,不同类型的人,在沟通中就需要用不同的谈判技巧,下面按照分类,提炼性格关键词,并注明沟通时需要主意的方面。
金:理性,外向,强势,果断,霸道,目标明确,尊重事实。
这类人对数字和钱敏感,对人和情感不敏感。他们愿意坚持自己的原则,充满希望和乐观。
与他们沟通要注意用数据与事实说话,说话时要声音洪亮充满信心,还有适当给他们降势。
沟通时顺序最好是,听--问--说--(士兵突击中典型性格代表)
木:理性,内向,监督。
他们完美主义,关注细节,时间观念强。(比如,他们钱包里的钱都是按顺序排好的,他们连挤牙膏都按顺序……)
与他们沟通需要注重细节,并遵守时间。
沟通顺序为:说--问--听--
水:感性,内向,调和
他们温顺随和,不喜欢冲突。
与他们沟通可以打感情牌,动之以情。
沟通顺序为:说--问--听--(士兵突击中典型性格代表:许三多)
火:感性,外向,热情
他们善于交际,并积极主动,敢爱敢恨。
与他们沟通主意投其所好,多赞扬。
沟通顺序为:听--问--说--
土:整合体,结果型
理性与感性并存,比较有城府
与他们沟通不能太热情,注重务实性。可利用顺势,通过沟通把自己想要的结果让对方说出来。例如,《士兵突击》中元朗与成才的对话中,最后成才自己说“我为自己的表现表示遗憾……”
沟通顺序为:问--听--说--(典型代表:成才)
在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高效,没有沟通就寸步难行。不论是对上级、对下级还是平级,都要讲究艺术。
对上级:尊重而不吹捧;请示而不依赖;主动而不越权。
四个关键词:
请示(要有两种以上方案)
回报(要先讲结果,后讲过程)
建议(要有可靠的依据)
解释(马上解决问题,时候解释原因)
与下级:
尊重个体差异
洞察对方需求
善于引导
鼓励与赞美
尽可能帮助他
部门之间:
常规工作的例行沟通
常规会议的例行沟通
特殊问题的专项沟通
友好往来的半正规沟通
特殊对象的书面沟通
高效沟通策略:
欣赏他人,关注对方长处
学会聆听,洞察对方需求
营造氛围,适度赞美对方
出现分歧,学会换位思考
互惠互利,追求合作共赢
想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个体只有真正融入到集体之中才能散发光和热。而且我们所说的职业化,从个人素养层面,首先强调的是奉献,是对组织忠诚,也就是牢记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稻盛和夫的自传中,有极好的阐释,他以自身为例,让我们懂得忠诚的重要。
老师赠送本节结束语:褪去浮躁,让自己变得宁静,坚持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时间会说明一切。
3,计划执行和教练能力
案例:领导者的“行”和下属的“不行”
当一个棘手的问题,员工颇费周折搞不定,而到领导那里,可能就是一个电话随即解决,这类事情在职场中屡见不鲜,思考这中间的差距,并分析这个差距的几点原因。
我们从五个维度分析:
资源不同:领导者掌握更多资源,信息,决策权等。
能力不同:既然成为领导,能力比员工稍好为常态。
思维方式不同:领导者站的高远,常常能以多个维度思考和拆分问题。
责任不同:领导者肩负的责任一定比员工更多更重。
最后一个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员工只对过程负责,而领导却要对结果负责,比如服务客户,员工只看自己所做环节的过程,领导却必须面对客户是否能持续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