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拥有基本的理智和知识水平的人都应该懂得“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
在某种程度上,“德不配位”中的“德”不仅仅指道德、品德,还可以代表个人能力或者实力。
从相对较长的时间线来看,在正常的环境之内,多数人能够取得的成就或者能够拥有的生活水平大体上都是和他们的真实品行或者真实能力正相关的。对多数人而言,大多数仅仅靠“运气”等难以由自身决定的因素而获得的东西最终都会因为实力不足或者品行欠缺而失去。
而且,每个人在“运气”等与自身能力无关的方面的不同,都是令有心之人痛心且难以解决的不公平。这也是“德不配位”现象时常在现实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在很多诸如情感之类的主观因素相对重要、所占比例相对较多的领域里,所谓的“运气”因素往往会显得比较重要,至少会在某些情况下显得比较重要。因此,在“运气”等难以由每个人自身来掌握、甚至完全难以主动调整和改变的因素的作用之下,“德不配位”的现实情况便有可能经常存在。
文学领域,尤其是作为主体的文学创作领域,便是其中之一。
许多文学作品的作者都很难获得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正相关的回报,无论他们的真实能力、真实创作水平到底如何。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难以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难以推广自己的作品、难以找到真正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甚至连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或者获得对自己有用的反馈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某些完全依赖“运气”的人却能够轻松地得到他们拼尽全力却难以触碰到的东西。只要是拥有一双正常的眼睛的人,都能够看到这样的不公平。
不同的人的爱好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衡量标准也不同。有的人喜欢某一种类型的作品,有的人则偏爱另外一种类型的作品;有的人欣赏某一种写作方法,有的人则推崇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方法。在正常的环境之下,这本应是正常的事。
然而,这一切都只在阅读真正的文学作品的情况之下才能够成立。
有些号称是写作者、甚至自以为无比优秀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根本无法用正常的标准来评价,甚至难以用正常的方式来阅读。它们要么违背最基本的公序良俗,要么根本不符合最基本的文法规范,要么公然否认某些肉眼可见、可验证的客观事实,要么根本令正常人感到不知所云。这样的东西,能不能被称为“作品”,恐怕都不好说。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写出某些乌七八糟、不知所云、信口开河、低俗下流的东西的人和他们所制造出来的那一堆东西反而能够被某些人吹捧,甚至能够通过某些渠道登堂入室。这些人要么依靠关系,要么依靠运气,要么依靠某些非正常的受众群体,要么依靠某些不可明说的原因。
而且,即便他们和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能够被具有最基本的正义感和辨别能力的人指出本质,他们也多半不会立刻因此而失去什么、受到什么显而易见的惩罚。因为,只要他们和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能够登堂入室,他们或者支持他们的人便往往具有足够高的地位,或者是足够强大的力量。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或者支持他们的人所处的地位或者手中的力量又往往能够转化为包括话语权、引导权在内的一系列权力。拥有比多数普通人强大的力量的他们可以单方面地、居高临下地发话,可以引导他们的同类、依附他们的人和不明真相的旁观者,甚至可以在无形之中给某些人灌输“现实就该是这样”之类的观念。即便他们不能够完全压制所有反对他们的人,他们也能够让多数普通人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对他们造成实质上的打击。
他们的“位”,根本与他们自身无关。即便他们根本没有“德”,他们也能够拥有很多普通人根本爬不到的地位。
凡是几乎所有的地位和资源都被这样的人及其相关的人把持、强占的环境,都不是正常的环境。文学领域尤甚。
这样的人和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不仅仅会让真正优秀的作者及其作品受到排挤、找不到出路,更可能会让很多没有主动质疑能力的人失去对“正常作品”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久而久之,多数只能看到他们和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的人很可能会无法判断“正常作品”到底是什么。
在正常的环境里,德不配位之人所遭受的惩罚不会迟到,更不会缺席。
还想做正常人的人,都应该尽自己能够尽的一份力,尽可能地不让它缺席。
202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