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的企业是不一样的,传统企业很难接触到产品的直接用户。而互联网企业则不同,借助现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我们对于用户的感知可以像一个大茧一样,紧紧的把用户包裹在里面。
和互联网企业这种感知方式比起来,传统企业就像瞎子一样,根本无法感知到用户。
不过有利就有弊,和用户密切的接触也带了负面的问题,了解用户的同时,也被用户了解了。
就像一对恋人一样,热恋的时候,距离产生美,总是心心念念的想要在一起。而真的同居了以后,打嗝放屁什么缺点都暴露了,很有可能分手。
所以这时候为了留住用户,我们的产品必须要随时迭代优化,以足用户不断变换的需求。
传统企业的生物钟可能是以季度为刻度,但是互联网企业生物钟的刻度可能是周甚至是天。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企业需要非常精细化的运做和经营,所以运营岗位应运而生。
很赞同老黄的说法“一个优秀的运营,能够通过给用户创造短期价值,并借此撬动更多长期价值”。而且在我看来这个运营杠杆理论可以进一步细化。
杠杆指的是“人性”,杠杆的支点是“利益点”,杠杆两边放的是用户和公司的资源。运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杠杆,不停的调整支点的位置,直到能够撬动用户为止。
一般运营按照职业分工的不同可以分为:
1.内容运营
2.用户运营
3.活动运营
4.推广运营
5.新媒体运营
下面简单谈一谈我对于这五种运营的理解。
1.内容运营
这是让我比较困惑的一个运营的职业分工,因为我觉得内容运营的确如老黄所说太不标准了。
在大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新浪微博,内容运营的工作主要是丰富微博的内容,但是注意哦他们并不直接生产内容,而是负责引导用户生产内容。而悟空问答又有一点区别,悟空问答的内容运营需要为了引导回答的内容,需要发布一些问题。
而在一些小的互联网公司,比如三节课吧,他们的内容运营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呢?课程本身属于产品的范畴,三节课的课程体系,该由哪些课程构成,这是不是属于内容运营的工作。
小到一个淘宝店铺,产品线的结构,详情页的模块构成,这好像也属于内容运营的工作。
内容运营真的太不标准了。
2.用户运营
老黄说这也是一个不标准的运营分工。好在对于我来说用户运营非常的简单,就包括拉新和维护两部分。关于这部分,我在三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拉新原来属于用户运营的一部分。
之前做过淘宝店铺的运营,店铺的流量以淘宝站内流量为主,基本上没做过拉新的事情,但是自己在创建母婴社群的时候,却怎么也绕不开拉新这道槛,一直比较抵触拉新和裂变,人为的把拉新从用户运营中割裂了出去。
3.活动运营
这真的是最标准的运营吗?可能是我的眼界还比较窄,我觉得活动运营也是非常的不标准,因为活动方式不固定,可以是线下,也可以是线上,活动的内容也非常不固定,可以是促销,也可以是神转折,或者是宝宝舞林大会,活动的目的更是五花八门,可以是吸粉,可以是促活,可以是品牌宣传,可以是维系老客户,活动时间就更不要提了想什么时候搞就什么时候搞。相比来说用户运营在我的经验中,可能要更标准些。
4.推广运营
其实我理解的推广运营也是有局限性的,再我看来所谓的推广运营指的都是花钱购买流量的渠道推广工作。因为这部分要花大钱,所以要找专人来负责,比如直通车和百度竞价都是烧钱的渠道,不得不谨慎。
而不花钱的推广可以划归到用户运营里去,这样说来用户运营岂不是也不标准了么!
5.新媒体运营
把新媒体后面冠上一个运营的人真是很不负责人呀,不过如果叫做其他运营好像是个类别不好和其他4种职业分工并列。但是新媒体运营这个职业分工就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它完全可以包括前4个运营职业分工。
新媒体既有内容的运营,也有用户的拉新和维护,当然也可以参加自媒体平台组织的各项活动,至于说推广这个更不用提了,广点通、号外都可以付费推广。
总的说来运营就是一个及其不标准的岗位,强行划分职业分工真的很困难,好的运营就应该像老黄说的那样,每一项都要做到60分,再有1到2个及其突出点,才能从茫茫运营大军中脱颖而出,而三节课就是最好的试炼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