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而不是表扬

前几天我分别分享了,教育孩子不能惩罚,不能娇惯,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多多鼓励,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社会价值感,增强自信心。

有家长微我说,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刚开始还可以,现在是越来越不起效果了,甚至还不如从前呢,看来鼓励也不是什么好办法呢?

我问他:你是怎么鼓励的?

“表扬呗”只要取得一点成绩,就会毫不吝啬的表扬他。

把一道数学难题解出来了,我就夸他聪明,

提前完成了作业,我就夸他很棒……

这哪叫鼓励,这分明是在表扬嘛!

表扬和鼓励还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夸嘛?

当然不一样,鼓励强调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和动机;夸奖或者说表扬,强调的是结果。

鼓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

就比如上面的例子,孩子做出了难题,如果夸他聪明,孩子感知到家长对结果的关注,也跟着会看重结果。

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孩子碰到一点困难,害怕没有满意的结果而自毁形象,很容易就放弃了努力。更有甚者,不惜去弄虚作假。

如果夸他勤努力、善思考、肯坚持,就是一种鼓励。鼓励孩子行动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面对困难,孩子有信心,敢于挑战,积极去探索,想办法解决,才容易在以往的成绩上有所突破。

假如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孩子也不容易气馁,他会考虑是不是努力的还不够,思考的还不够深,从而在下一次的行动中就会更加努力去进取。

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定义了成长型心智模型和固定型心智模型这两个概念,认为心智是天生的固定的,就是固定型心智模型,认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就是成长型心智模型。

我们经常会说:这孩子天生聪明。经常夸聪明,无形中就是把孩子取得的成绩固化成一种必然的结果,和努不努力没关系。这就在无形中给孩子灌输固定型心智模式。

不关注孩子的努力,孩子就越来越不想努力了。这也是大家眼里聪明的孩子越来越表现平平的原因。

所以,要想让孩子自信、勇敢、勤奋,从今以后,多关注孩子的努力思考而不是聪明,多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