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围城...

方鸿渐回国时的矛盾与挣扎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方鸿渐在国外留学的四年间换了三所大学,过着浑浑噩噩的留学生活。他的留学资金还是有钱的岳父提供的,在他准备回国之际面对父亲和周经理隐晦的表达,他才意识到了学位的重要性。他自认学位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不屑一顾,但面对现实的需要,他的内心是矛盾的。

在回国的途中,方鸿渐初次暴露他的渣男本性。对同船的鲍小姐这个“局部的真理”展开追求,在鲍小姐时不时大方表现出对他的兴趣时,他的内心的羞怯和满足又是矛盾的。和鲍小姐同屋的留洋女博士苏文纨,是冰雪美人的代表。方鸿渐和鲍小姐的情愫令她感到鄙夷,但内心深处对这样的恋情却有着隐隐的期待。很快,方鸿渐就满足了苏小姐对这种关系的期待。因为在方鸿渐和鲍小姐更进一步发展后,鲍小姐的冷漠;也随着船只渐渐接近目的地,两人关系的疏远;还有见到鲍小姐未婚夫后后知后觉的讽刺,让方鸿渐情感失意,想在和苏文纨的交往中得到治愈。但又在察觉到苏文纨对他表露出特别的感情时,落荒而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我认为方鸿渐不是对苏文纨完全没有感情的,虽然从后文的种种表现都直指方鸿渐的懦弱是不敢对苏文纨直说“我对你没有感觉...”于是一直吊着这位对他倾心的女博士。方鸿渐对苏文纨,是有过点意思的。他和苏小姐在香港两天,是以男女朋友身份。那时他相信,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分,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和她同上饭馆戏院,并不失自己的面子。

“且有一瞬间,九龙上岸前,看她害羞脸红的一刹那,心忽然软得没力量跳跃。”只那一瞬间,可见方鸿渐对苏文纨,到底是有过意思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着两人相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暴露在这段脆弱的感情前。那是后话了,暂且不提那么多...苏文纨在回国的船上可算是纡尊降贵,等鲍姑娘和方鸿渐闹翻之后,她还肯出面去示好,又是洗手绢又是缝纽扣,但这种示好第一次就把方鸿渐给吓着了,他觉得这些过分亲昵的举动都增加了他向她求婚的责任。仅从他们在香港分别时,方鸿渐对苏文纨的回避,或许只能看出是因为苏文纨的急于求成给了方鸿渐太大的压力,而不敢进一步发展了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这就是方鸿渐感情的围城。他在城内城外不停穿梭、试探,又在敏锐的察觉到不对时迅速离开。或许在文章开头他的感情失意,就为后文中他对爱情的猜疑和摇摆不定奠定了基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无法掌控方鸿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他的经历影响他的选择。我们在《围城》中跟着钱钟书先生的步子去品味,去体验方鸿渐的故事,也可以对他的选择,他的态度评头论足。但是方鸿渐也在他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行走,过着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或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和方鸿渐相似的品质,或许是他的懦弱;或许是他的猜疑;又或许是他的聪敏... 是好是坏,只有自己才能给它定性。

我很期待方鸿渐在他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会走出何种精彩的人生?钱钟书先生又想借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些什么?

我想...得等我看完再细细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摘要】:钱钟书的《围城》给我们塑造了众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女性形象,主要以鲍小姐、苏文纨、 孙柔嘉、 唐晓芙为...
    最遥远距离阅读 6,627评论 23 104
  •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这是写在《围城》封面的一句...
    李安知阅读 1,406评论 6 13
  • 围城 钱钟书 序 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 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
    小团阅读 5,589评论 0 1
  • 韩寒说过一句话,“中文写作中,我第一佩服钱钟书,第二佩服李敖,第三个是我自己。” 我很喜欢韩寒,因此对于他的推荐,...
    乔克儿阅读 3,807评论 12 69
  • 之前在电子书上读完《围城》,书中故事引人入胜,但要想深入还得看纸质书,书到手后再读了一次。 提到《围城》,想必大家...
    Julyling阅读 1,365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