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一样,俄罗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白桦林、熊、伏特加、套娃等等。正是这些符号,将俄罗斯民族明确地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坚姐决定写一个系列,详细地介绍一下入门级的俄罗斯传统文化符号,了解了这些文化符号,重看俄罗斯的文学、诗歌和绘画,的确会有别一番新意。先从上次提到过的白桦林开始说起吧。
俄罗斯的白桦举世闻名。俄罗斯人对白桦也情有独钟,他们的祖先曾经穿白桦皮做的鞋子,用白桦皮当本子写字记事。他们的画里有白桦,歌声里有白桦,还有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歌舞团叫“小白桦”。用白桦制作的手工艺品也不少,有烟盒,也有用白桦木劈成类似麦秆那样的细丝编织成的“白桦树皮”帽子等等。
俄语中“白桦树”除了本意之外,也专指姿态挺拔、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
曾获茅盾文学奖的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故事发生在中俄边界,那里至今仍有古老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白桦林中。其实,额尔古纳河左岸的俄罗斯和她右岸的中国境内,都有无数的白桦树分布。在整个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也有不少白桦树的踪影,她们笔直地排在道路两边,站满高高地山岗,守候着北方的雪国那苍茫辽阔的黑土地。
小时候去黑龙江呼兰(萧红故乡)奶奶家,除了被白雪覆盖的一片大地白茫茫,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两旁参天、笔直的白桦树,树干上一只只大眼睛似的小树洞冷静地看着亲人们用马车铺满棉被,迎接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回故乡,马蹄哒哒哒地打在大雪覆盖着的泥土路上,哒哒哒地印在了小女孩的脑海里……(扯远了)
话还说回来,几个世纪以来,不少著名的俄罗斯画家如库因吉、列维坦都有描绘白桦林的传世名作。库因吉的“桦树林”,原作那高超的光与影处理使俄罗斯森林复活在画板上,好像散发着森林里迷人的气息。不过,也许正因为旅行者们对俄罗斯的白桦林的喜爱,在画品市场上以白桦林为题材的画几乎占三分之二。但是 “匠人画”居多。
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因芝《白桦林》
美丽的白桦林也同样打动了俄罗斯田园诗派代表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1895——1925)的心。他的诗《白桦》从不同角度描写它圣洁无暇的美,同时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Береза
Белая береза
Под моим окном
Принакрылась снегом,
Точно серебром.
На пушистых ветках
Снежною каймой
Распустились кисти
Белой бахромой.
И стоит береза
В сонной тишине,
И горят снежинки
В золотом огне.
А заря, лениво
Обходя кругом,
обсыпает ветки
Новым серебром.
白桦
(叶赛宁)
有一株白桦,
立在我窗旁,
覆盖着积雪,
像披着银霜.
毛茸茸的枝上
冰凌儿挂满.
像雪做的衣边——
流苏闪闪.
白桦笼罩着
梦似的寂静,
金色的火星
在雪花上跃动.
朝霞懒懒地
照在它四周,
将更多的银屑
洒遍枝头.
叶赛宁短暂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1921年,长着忧郁蓝眼睛的26岁叶赛宁和当时已经成为世界著名舞蹈家的43岁的邓肯结婚。婚后,叶赛宁的诗歌并没有像跟妻子的舞蹈那样“征服世界”,他的抑郁症越发严重。后来邓肯的也被取消美国国籍,原因是与苏联人结婚,事业一落千丈,只能在欧洲靠救济度日。
1923年叶赛宁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
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同年12月26日用血写了绝命诗,两天以后自杀于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
命中注定的分离,
预示着来世的重逢.
再见吧,我的朋友,
不必话别 无须握手,
别难过,莫悲戚——
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
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
[传奇尾声] 一年之后的冬天(1926年),别妮斯拉夫斯卡娅——一生钟情于叶赛宁却无缘相守的、这首诗中的“我的朋友”,在叶赛宁墓地前用手枪自杀,以殉情结束了此生与诗人“注定的分离”。两年后,身在英国的邓肯也意外离世。
不知叶赛宁的墓旁有没有白桦林?不知道那些冷静的“大眼睛”是否看懂了这些悲欢?愿她们来生不在颠沛流离,心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