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杰他们回来,见到马师傅正在门口等着他们。确切地说,是专门在等李金杰。
一见到李金杰,他就急切地问道:“金杰,你昨天比赛的工件是顺向锉纹,还是纵向锉纹?”
听到马师傅这样问,李金杰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我用的是……顺向锉,当然是顺向锉纹啊……难道这比赛对锉纹方向还有要求吗?”看到马师傅着急的样子,不明就里的他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不是,这比赛对锉纹方向倒没有要求。”马师傅见李金杰有些发蒙,忙解释道:“是这么个情况,我今天不是去当裁判了么,正好看到在验钳工的赛件,我就过去看了一下,发现有一个赛件干的真是漂亮,加工面就是纵向锉纹。据一个检验人员说,这个工件是所有赛件里最好的一个。”
马师傅稍微缓了一下,接着说:“当时我就寻思着,回去确定一下,要是你用的是纵向锉的话,你这拿名次的几率不是就大些么。可是,你用的却是顺向锉,那这工件应该就不是你的了。”
听了马师傅这番话,李金杰的心却有些悬了起来。
李金杰用顺向锉自有他的理由。因为这顺向锉是锉削方向垂直于工件的大基准面的一种锉法。锉刀架在工件那窄窄的加工面上,就好比一个人用肩膀担着一根扁担,那扁担两头的力量得相当,才能保持平衡。但这锉削可没挑扁担那么简单。这扁担挑在肩上是不会前后移动的,但是这锉削不动不行啊,锉刀得前后拉开,才能把余量削下去。这顺向锉的难度就在这里,前后拉开锉刀的同时,两手的力道要随着锉刀移动不断调整变化,保持锉刀的平衡,不能前后倾斜,否则锉出来的不是平面,而是一个圆弧面。
这顺向锉是最考验基本功的一种锉法。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直到两手的力道能控制自如,不管锉刀如何拉动,始终都能保持水平。
而纵向锉相较之下就简单了。纵向锉就是把锉刀通长的放在锉削的平面上,锉刀锉削方向与工件的大基准面是水平的。这种锉法的难度较顺向锉就降低了不少。用这种方法锉削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把面锉平,不过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他一般适用于锉削狭长的面,而且锉削面的两端不能有其他凸起的部分,那样锉刀就拉不开了。
最理想的锉削方法是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称为交叉锉。
而李金杰干活,一向喜欢挑战点儿高难度,所以他不屑于用纵向锉,不管锉什么面都要用顺向锉。他认为这样有利于基本功的提高。
可是,刚才马师傅却说最好的一个赛件儿是纵向锉纹,那就肯定不是他的了。李金杰自认为自己的活儿干的不错啊,可他又一想,这么多来自各地的选手,还有不少是来自北京上海大城市的,肯定有高手。想到这些,他又轻叹一声,他低声嘀咕了一句:“唉!就看明天成绩出来再说了,能取得好名次自然是好,要是不行,那说明自己功夫还是不到家,只当是来学经验吧。”
他这话象是对马师傅说的,又象是自言自语。语气中略带着些无奈和落寞。
转过天来,正是九月九日。今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了。公布成绩之前,大赛主办方安排各个代表队的队员集中在一起,开了个技术交流会。在兄弟单位厂部楼的大会议室,各队的选手和专家等人,围着个大长圆形的会议桌坐了满满地一圈。
先由这次大赛组委会负责钳、车、铣的各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工种题目的特点和考点及难点所在。
李金杰此刻心不在焉,隔三差五地听了几句之后,却再也听不下去了。他在心里七上八下地琢磨着自己的成绩,也不知道能得个第几名呢?
正在他暗自瞎捉摸时,就见李科长从外面走进了会议室,在门口扫视了一圈之后,直奔李金杰他们坐得地方走了过来。李金杰就发现李科长似乎是打麻将连胡了好几把一般,一脸春风。跟着李科长,各个代表队的领队鱼贯而入。有的高兴,有的却是愁云满面。
原来,今天上午,这大赛组委会在另一个地方还单独安排了一个领队会。李科长一大早就赶去参加会议去了。据说,在那个会议上要进行各工种前三名赛件的揭幕仪式。
此时,李科长正是开完了领队会,就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莫非李科长有什么喜讯带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