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九江瓷市史略(下)

本篇原刊于2019年版《浔阳商贸》,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全文较长,分上下两篇发布。

续前篇(九江文史 | 九江瓷市史略(上))。

四、沦陷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瓷业

九江沦陷之前,其他行业尽量把商品变为现款,或把货物转运到后方。唯独瓷器既不便全部运走,而在兵荒马乱之际,又无人问津。真所谓“丰年玉”“荒年谷”。这时人们哪还顾得欣赏艺术品或购置瓷器?最后,他们只得把存货堆放到天主堂,或转运到附近农村,大多数业主逃往后方。1938 年日寇侵入,九江沦陷。1939 年难民区开放,一些滞留在九江的业主,为了生活计,只好把一些存货拿出来摆摊或开一个不成规模的小店。一直到抗战中、后期,九江的大、小瓷器店、摊计有:熊振兴、李顺裕、顺陶、恒裕、赣华、泰记、锦华、余水生、夏老二、夏老三、杨金标、刘瑞松、张子三、戴洪发、李永顺、公和祥、吕国峰、小方、宝元斋等二十来家。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因逃避战祸到大后的达官显贵和各方面的上层人物,首先纷纷搭乘大轮船顺江而下,途经九江必购江西名瓷而去。当时九江瓷业还处于沦陷时期的规模,而且大多数地点又远离轮船码头。每当傍晚,几艘满载乘客的下水大轮抵港后。凡就近的几家瓷器店,即被抢购一空。因而,一时大大刺激了原来并非卖瓷器的其他行业,如棉花店、纸店、杂货店、百货店等,都一窝蜂般地纷纷经营瓷器,几乎城外西门口至张官巷的大中路和滨江路,全部是卖瓷器的,一时达数百家之多,外加驼篮子的,摆地摊的比比皆是,旅客一上岸,满目皆是瓷器,好像九江成了”瓷城“。

由于抗战胜利后的特殊历史时期,一时对瓷器的过分需求,造成了九江瓷器业的畸形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本来不是做瓷器生意的外行,纷纷被淘汰,有的转行,有的歇业。而抗战前的一些老字号,大部分复业,如夏宝记、宋同茂、瑞荣庆、华昌、九江瓷业商店等。也有的老字号,如扈万兴、雷德茂等,则已销声匿迹。

抗战胜利恢复正常后,瓷器店的户数虽然达到了战前的数字,老字号虽然已经复业,但元气大伤,新户又实力不足,共同的特点是资金微弱,远远达不到战前水平。有人估计流动资金只能达到战前十分之一。全九江也只有新起户戴启祥所开设的光华瓷社颇具规模,然其资金的全部(包括固定资产)也只不过三、五万元而已。老店除李永顺元气未伤,还保持了二、三万元的全部资产外,其余业户可说是微不足道。

具有传统特色的九江“矶湾”。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又恢复了旧观,可是往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都昌帮的义庆社和本地帮的同意堂,合起来也只有百余人,他们成立了同业公会,由邓官龙担任理事长。

战后九江瓷器市场,第一次出现了“瓷行”。瓷行的出现,不仅便利了外来的采购者,而且为景德镇的瓷器打开了又一个销售渠道。当时九江先后出现的瓷行,有滨江路的华丰,龙开河的复兴祥,矶湾的永咸。唯华丰瓷行的业务首屈一指。瓷行使无力到景德镇采购的商户,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一般是先拿货、后收钱。瓷行销货最多时,一次达三船之多,每船在百担以上。战后景德镇的瓷器绝大多数是以帆船从水路通过鄱阳湖运抵九江。但细料、精巧小件还是同姑塘的挑脚人用箩筐挑来。

九江的瓷器业,不能恢复到战前二十年代以前的水平。其原因有二:一,因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苛捐杂税沉重,民不聊生,广大人民无力多购瓷器;二,浙赣铁路修复通车,部分景瓷无须再水运到九江,而是由铁路直接运往销售地。直至解放前夕,九江的瓷器业可说是每况愈下。这期间,大官僚、地主阶级由于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终日为自己的命运惶惶不安,中产阶级虽不满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但对共产党又持怀疑态度;广大人民群众挣扎在死亡线上,食不饱腹,自然不利于瓷器的销售。

五、解放后瓷器业的光明道路

解放初期,因经济改组,瓷器业除转业、歇业、倒闭的以外,只剩下二十余家。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庐山作为省内外工人疗养院的建立,国家、机关、厂矿纷纷建立食堂,人民生活不断地改善、提高,过往旅客开始对日用和美术瓷有了一定的购买力、又使瓷器业的业务开始得到了复苏。

瓷器业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中,一直是走在前列的。无论是在完成税收入库,抗美援朝中捐献飞机大炮,热情都非常高,曾多次受到政府或税务部门的表扬。

1954 年底,光华、国光、立生、宋同茂、顺华、宝元斋投资九江电瓷厂,走上公私合营。剩下来的华丰利、安记、公记等在改善经营管理和服务态度的同时,再度恢复了解放前的红炉、彩绘、定款等业务,极大地方便了顾客。企业经营作风正规,经营管理更加合理,促进了劳资双方更大的积极性,为 1956 年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创造了有利条件。1956 年 1 月 1 日,全行业走上了公私合营。九江的瓷器业走上公私合营后,经过了合并、改组,零售点作了适当的调整,业务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资料来源:

1987 年民建江西省委、江西工商联编《江西工商史料汇编》第一辑。

【编后记】

昔日,景德镇瓷器搭乘昌江小船,到鄱阳后换大船,入鄱阳湖,出湖口到九江集散。在换长江大帆船西上、东下,或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或由上海吴淞口转海路远销国外,这就是著名的“水上瓷器之路”。

九江瓷

九江,素有“瓷都橱窗”之称,是这条“水上瓷器之路”最关键的销售市场和集散中心。如文中所述,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并不会去景德镇,而是在九江采购。昔日长江航船在九江港停留时间较久,中外旅客们到了江西买什么特产?当然是瓷器,九江瓷。

因此在陶瓷史中,有一个特别的词汇——九江瓷,挂名九江,其实它是景德镇瓷器的通称。由于清朝中叶到民国期间,景德镇所产瓷器绝大多数经过九江销售四方,而清代乾隆四年(1739)以后,唐英移理九江关,兼管景德镇官窑的陶务,凡官窑器也都先送到九江,再由九江起运赴京。所以,九江瓷就是景德镇瓷,景德镇是生产基地,九江是批零兼营的市场,并做加工起彩,瓷器打上九江的名号,不比景德镇低。

如今提起九江近代的商业,总说的是“三大茶市”“四大米市”,其实九江还有个特别重要的市场——“瓷市”(文中为“瓷行”)。米市严格地说不能算“市”,因为九江港只承担水水、水路转运功能。瓷市则不然,它是个完全的批发、零售市场,并有生产和二次加工能力。

九江瓷

文中提到的江西瓷业公司,编者也做过研究。按照三十年代的瓷业振兴计划,江西省准备丢弃沉疴已久景德镇,在九江建立最大的瓷业生产基地,依托星子的瓷土矿,以大规模生产日用陶瓷。若这一计划得以实施,那么九江将会从瓷市上升为瓷都。可惜的是,光华瓷厂即将投产之际,日本人打进来了……

九江瓷市的故事,值得细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0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34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89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7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9评论 3 4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22评论 2 32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7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3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7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