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含有进化留下的痕迹。
首先我们要接纳一个事实——人是进化而来的动物。
寻找食物是对生存的恐惧,
我们健身跑步是对健康的恐惧,
我们对伴侣或者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对失去掌控感的恐惧,
这些恐惧控制着我们的大脑,使我们无意识的做出一系列动作来恢复安全感。这是写在基因里不可抗拒的情绪。
比如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要求做这做那,学很多孩子不喜欢的课程,所谓的培养爱好,这些都是对孩子未来竞争力的未知的恐惧感。
而这有些恐惧感所带来的是父母对孩子边界的侵犯。有时他们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忽略他们的独立人格。
不是所有的恐惧都是正面的
当然,恐惧所带来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
但是当你的恐惧会侵犯另一个人的边界时,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这样做是否是合适呢?
上面所提到的父母对孩子失去掌控的恐惧,给孩子带来的是边界感的侵犯,
女生对于男生的夺命连环call是对男生的行踪失去控制的恐惧,但是对男生来说这样的行为侵犯了他的行为的自由,也是就是侵犯了他的边界。
成年人需要保持边界感
我们都有被长辈“教育”的时候吧,大家都知道这会让自己很难受。
比如逢年过节时对你说:一个人生活很孤独,赶紧找个人结婚吧。
她们逮住一切机会将他们的三观灌输给你。她们以为自己很热心的开导你,可是殊不知这也是一种侵犯别人边界的行为,让人很难直言拒绝,可是不拒绝又有一种生活被别人“入侵”的感觉。
所以我们拼命的应付长辈,避免边界被侵犯。比如什么为了过年回家临时找个女友,或者是干脆不回家过年,都是害怕边界被侵犯。
恐惧是驱动力
作为一个成年人,守护自己的边界感,并且直面的你恐惧,因为恐惧也是你进步前行的动力。
努力工作是对生活质量的恐惧,你需要拼命工作还房贷还车贷。
这种恐惧所带来的动力,是比愉悦所驱动的动力更加强烈。
我们常常选择的是薪资高,但是可能并不会给你愉悦的情感的工作。因为恐惧。因为如果你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你的生活质量就要下降了,这就是恐惧。
我们总是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自己,接纳自己。